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

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

ID:27169779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_第1页
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_第2页
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增生病的CT诊断表现姜晓静石艳玲佟福勋(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163461}【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80-02【关键词】乳腺增生CT诊断乳腺增生病是一组十分常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的,以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病变。乳腺病变的CT诊断,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未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CT的检查费就比较昂贵,较高的密度分辨率,CT在某些方面仍有它一定的优势。选取临床2010年以来收治的100例乳腺增生患者CT诊断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2、料2010年以来收治乳腺增生病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18〜71岁,平均44岁;其中21〜40岁者66例;病程10天〜10年。经期伴乳腺胀痛30例,月经紊乱40例,痛经50例,均可触及肿块。1.2CT检查方法1.2.1乳腺CT普通扫描患者扫描体位可分为仰卧位、俯卧位及侧卧位三种。自双乳下界开始向上连续扫描直至腋窝顶,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需要时插入3mm或5mm层厚及层距。扫描条件,120〜180kV,80〜180mA,1.8〜4.8s,平静呼吸时,呼气末闭气后扫描。窗宽300〜600HU,窗位0〜60Hu,扫描视野直径为

3、20cm。1.2.2乳腺CT增强扫描静脉内快速滴注30%造影剂300ml,lOmin内滴完,滴注完毕后扫描。静脉内用团注法注入60%造影剂100ml,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即行CT扫描。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平扫发现乳腺病变后取病灶中心区做同层动态扫描。经肘静脉15s内注入60%造影剂70ml,时间从注射造影剂开始计算,分别于15、30、60、90、120、180、300、420和480s进行扫描。完毕后,测量相应层面和相同区域的最高CT值,绘出吋间一密度曲线,并根据曲线的上升形态分为以下三种。速升-平台-缓降型:为乳腺癌所特有。高峰出现早

4、,在60〜180s之间,高峰出现后肿瘤区CT值略下降,持续至8min内,CT值变化范围小,类似平台。8min后,CT值逐渐下降。渐进上升型:多见于乳腺纤维瘤。CT值呈渐进上升,曲线高峰出现吋间为6〜8min。曲线起伏较小型:为增生性乳腺病动态曲线类型。不同吋间检测CT值,变化较小。2CT表现2.1乳腺纤维性增生病本病罕见,且尚未被公认为一独立病变。它为一良性、局限性、无包膜的乳腺间质增生,形成一肿瘤样块。CT图像上显示病变区为一局限致密阴影,界限不清,常容易被认为是腺体的一部分或腺体增生,单纯根据CT影像无法作出诊断。一种极少见

5、情况是乳腺纤维化,乳房小叶消失,整个乳房呈一均匀致密的肿块,无任何脂肪组织或仅有一薄层的皮下脂肪层。2.2囊性增生病囊性增生病包括囊肿、输乳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和大汗腺样变等五种病变,它们之间有依存关系,但不一定同时都存在。此外,乳腺间质的纤维组织亦呈增生,且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CT表现,当乳腺小叶增生吋,可表现为多数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边界不清,与P2型乳房表现相似。当末端输乳管或腺泡增多,小叶变形,输乳管扩张,纤维组织亦有明显增生吋,CT图像上表现为弥漫而散在的小片状或大片状不规则

6、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正常输乳管腺体结构紊乱、变形、其至消失。病变可为双侧或单侧。某些致密影可互相融合,形成较大片的致密区。少数可形成类似肿块样阴影,但边缘模糊。钙化较常见,散在分布,呈点状或条状。当小输乳管高度扩张而形成囊肿吋,CT表现为多发弥漫分布的片状密度增高影与囊状低密度区混合存在,呈蜂窝状改变,囊肿低密度区CT值多在0〜25Hu之间,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有轻度强化,平均仅有15Hu的增加。囊肿超过lcm直径吋CT表现为孤立低密度区,常呈球形,边缘光滑,可单或多发。若囊肿互相挤压,可使囊肿呈新月状表现或呈弧形缺损。钙化罕

7、见,多位于囊壁,呈线样钙化。3讨论CT不宜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査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CT检査仍有较大的帮助。根据文献及我们的经验,尽管CT奋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及二维成像,但与钼靶X线检查相比亦有一定的不足之处,CT对微小针尖状钙化的显示率不如钼靶X线片上清晰,特别是当钙化数0较少,仅3〜5枚吋更是如此。此种微小钙化常是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有些临床上“隐性”乳腺癌亦是凭此征得以确诊。CT在这方面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CT检查比较复杂费时,不如钼靶X线检查简便易行,因而不能实施人规模的检查。CT检査时乳房所接受的吸

8、收剂量要高于钼靶摄影,前者的吸收剂量约为175×10-7Gy,后者仅为0.4×10-5Gy。CT片上由于图像的缩小,对小的结节病变容易被疏忽。CT对乳腺病灶的定性诊断能力并不比钼靶X线高。CT上虽可发现腋或内乳区淋巴结增大,但淋巴结增大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