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ID:2729623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_第1页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_第2页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_第3页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_第4页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72例疗效观察【关键词】高脂血症;,,降脂方  摘要:目的观察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内服降脂方,对照组内服血脂康胶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6.67%。组间比较,P<0.01。结论降脂方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作用。  关键词:高脂血症;降脂方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因素,是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医药降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等特点。笔者采用自拟降脂方治疗本病72例,获得了较好疗效,并与血脂康胶囊治疗的36例进行了同期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 1.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研究组编写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以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专家组(ATP)关于降低胆固醇防治CHD的指南第3版(ATP-Ⅲ)拟定。患者在卫生宣教4周后,且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新患者)如2次测血脂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确诊:(1)胆固醇(TC)≥5.7mmol/L;(2)甘油三脂(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mmol/L。  1.2一般资料两组108例

3、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治疗组72例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3.5岁;病程1个月~12年;合并冠心病者12例,高血压者14例,脂肪肝者8例,脑动脉硬化者18例。对照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1~75岁,平均54.6岁;病程1个月~11年;冠心病者8例,高血压病者6例,脂肪肝者4例,脑动脉硬化者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自拟降脂方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白术10g,太子参15g,草决明10g,丹参15g,何首乌20g,山楂15g,泽泻10g,1剂/d,

4、水煎,分2分服。  2.2对照组口服北大维信的血脂康胶囊,0.6g/次,2次/d。两组均以60d为1个疗程,治疗前1周和服药期间均停用其它降血脂药物。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3.1.1疗效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TL-C)、高密度脂蛋白(HDK-C)Apo-a、Apo-b均于治疗前后各查1次。  3.1.2安全性指标肝功能(ALT)、肾功能(CR,BUN)、心电图(ECC)等均于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其临床症状在观察中应详细记录。  3.2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脂症的临术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疗后血脂检测

5、恢复正常为临床控制;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1项者,即TC下降≥20%,或TG下降≥40%,或HDL-C上升≥0.26mmol/L,或HDL-C/LDL-C≥20%为显效;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即TC下降<20%,或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4mmol/L<0.26mmol/L,或HDL-C/LDL-C≥10%<20%为有效;治疗后血脂检测无明显改善或改善达不到有效标准者为无效。  3.3治疗结果治疗组72例,临床控制11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36例:临床控制3例,显效

6、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P<0.05。  3.4两组治疗前后TC,TG变化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  3.5两组治疗前后LDL-C,LDL-C/HDL-C变化情况结果见表2。  3.6两组治疗前后Apo-a,Apo-b水平比较结果见表3。  表1两组治疗前后TC,TG变化情况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两组治疗前后LDL-C,LDL-C/HDL-C变化情况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3两组治疗后Apo-a,Apo-b水平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

7、1  4讨论  高脂血症属中医“血淤”“痰浊”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本病以中老年者居多,一般患者形体较肥胖。由于患者年老体衰,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久而成瘀;又因年老体衰,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久而成瘀;又因年老脾气亏虚,加上好逸少动,嗜食肥甘,膏梁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无以输布,则酿成痰湿,聚于血脉,痰凝淤阻而致病。痰浊内阻,痹阻心脉或脉络而致各种变证,如胸痹、中风等症,故高脂血症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脾胃虚弱为本,痰凝壅滞为标。脾胃运化功能失健,清浊不分为基本病机,湿浊、痰凝、血淤为主要

8、病理产物。宋氏等认为:“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治疗应以治痰为主,痰淤兼治,其中痰淤同治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