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

ID:27299342

大小:73.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2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_第1页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_第2页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_第3页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_第4页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慈善超市筹资机制探究综述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救助模式,学术界对慈善超市的关注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慈善超市的运作模式和具体操作层面,尚未有研究对其筹资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对与慈善超市筹资机制直接相关的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机制、慈善超市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在此基础上加强国内慈善超市筹资机制的实证研究,促进慈善超市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慈善超市;非营利组织;筹资机制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096-03一、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基本理论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迅速增加,其成果甚至比过去五十年的总和还要多,对于慈善组织的研究也更多的是在非营利组织的话语体系下展开的,因此首先有必要对与本研究相关的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一)政府失灵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BurtonA.Weibrod)采用需求一供给的分析方法和剩余分析的策略,认为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政府和市场存在局限性,由此产生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这是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公共选择理论给予了政府部门最严厉的抨击,它认为政府是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垄断

3、性的生产与分配者,是缺乏效率的,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相比存在如下劣势:政府部门垄断性地提供公共物品,其中缺乏市场式的竞争机制,无法通过竞争产生活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压力要求政府退出服务,尤其是社会服务领域,许多公共机构因此将服务以契约形式交给非营利组织完成。通过民间组织取代政府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服务与顾客的需求更好的匹配;政府由于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科层体系,其中缺乏自主性运作组织的自主性等激励动力,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个人主动发挥与首创性都会被严密的控制链条所扼杀、被

4、僵化的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吓退;政府部门的行为努力倾向于维系在一个较低的均衡点上;政府的公共性层次过高,产生的问题包括工作指令由上到下进入具体公共事务层次、代理链条过长、出现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指令更容易脱离实际情况、更容易忽视决策中的民主参与,更大范内的政府管理也容易伴随着更严重的官僚化、缺乏灵活性与首创精神。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指出政府的功能就是制定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裁决,政府应当是社会的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一)合约失灵理论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亨利•汉斯曼(HenryB.Hansmann)从营利组织的局

5、限性入手,试图解释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的原因及某些特定活动只能由非营利组织承担的原因。他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仅仅依靠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合约来防止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就是“合约失灵”(contractfailure)。但是非营利组织的净收入必须完全用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而不能分配给组织内的控制者,即受到了“非分配约束’’(non-distributionconstraint),所以由非营利组织来提供公共物品,生产者的欺诈行为就会少得多。“非分配约束”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性组织的重

6、要特征,它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二)志愿失灵理论萨拉蒙(Salamon)认为在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进行解释时,政府失灵与合约失灵理论都存在着一定的的局限性,志愿部门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会产生“志愿失灵”(voluntaryfailure),而政府作为“志愿失灵”之后的衍生制度有必要对其进行支持。他指出非营利部门的固有局限在于:对慈善的供给不足(philanthropicinsufficiency),慈善的特殊主义(philanthropicparticularism),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ph

7、ilanthropicpaternalism)以及慈善的业余主义(philanthropicamateurism)。“志愿失灵”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非营利组织不是第二位于政府与市场的,而是“市场失灵”情形下公共需求的最基本的反应方式。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有限,如果它们既没有经营收入,也没有强制性的税收,当社会自发的机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时,其局限性就显示出来了。萨拉蒙提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政府可负责资金支持并掌握全局,而将承担公共服务的任务委托给非营利组织,二者各取所长,达至依赖各自比较优势的分工,

8、这就是所谓的委托政府理论。此后吉德伦提出政府使用授权许可与合同方式支持非营利部门、与其互动的合作模式,萨拉蒙进一步发展了二者的合作伙伴式或契约型关系。这些理论与韦斯布鲁德的“补余模式”相对。但是萨拉蒙也认为政府资助、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模式存在一些危险:非营利组织失去独立自主性;追求资助过程中扭曲了使命;过度科层化,失去灵活多样性。上述理论均来源于国外,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研究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土实践展开和深入的,这就存在一个借鉴和发展的问题。比如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