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

ID:27321553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_第1页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_第2页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_第3页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_第4页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4;学位授权类别:工学博士一、学科概况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其中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机车车辆结构、特性与运行品质的研究及其模拟;机车车辆运行自动化与控制;轮轨系统动力学;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技术和标准等理论与技术。载运工具的合理运用与管理是交通运输安全、经济、高效的重要条件,本学科的研究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多学科和现代信息技

2、术、微电子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本学科的发展充分依托这些学科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与相邻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协调并进。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领域内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在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从事创造性研究的

3、能力,具备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轮轨关系与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轮轨接触理论、轮轨几何型面匹配、轮轨硬度匹配、轮对与轨道的参数匹配关系等,同时在轮轨关系基础上开展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振动响应、曲线通过性能等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以及纵向动力学性能研究、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等。2、机车车辆制动主要研究机车车辆制动理论研究,列车制动动力学的研究;列车制动系统

4、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空电联合制动、微机控制制动系统、电控制动等的结构与机理研究,新型制动装置的结构与机理研究。3、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主要研究铁道牵引传动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新型传动系统基础研究;交流传动、交流电机控制、大功率变流技术、机车、动车组控制网络系统、粘着控制、诊断与测试技术、列车运行安全技术等。4、机车柴油机性能研究主要研究电喷控制及状态信息管理、排放控制及性能优化、增压器及增压技术、柴油机结构强度及部件可靠性、柴油机振动及噪音控制、柴油机检修技术及全寿命成本分析等内容。5、电气化铁道供电主要研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远动控制、微机继电保护、高速弓网关系、高

5、压试验、检验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受流相关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6、机车车辆结构强度研究主要包括机车车辆车体、转向架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强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防碰撞技术研究、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等内容。强度理论涵盖静动强度、疲劳损伤、寿命预估、零部件固接强度、冲击碰撞等。7、机车车辆材料学与材料工程研究主要研究机车车辆重要材料的选择、新型材料的研究、强化机理、减振机理、加工工艺、失效分析、无损检测等内容。8、机车车辆运用维修与可靠性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机车车辆运用技术、维修技术、可靠性技术等,包括对列车优化操纵技术、机车车辆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技术、机车车辆维修规

6、程、维修工艺、维修设备、维修限度与列车安全等内容的研究。9、机车车辆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对机车车辆的故障进行车载诊断和地面诊断的技术,包括机车车辆各种故障的状态特征研究,故障诊断的判据研究,故障诊断系统控制软件研究、故障诊断系统硬件研究等。四、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在院学习的基本年限为三年。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执行,即本人提交《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报告》、由导师签注意见、经培养单位(研究所或分院)人事部门审核、培养单位领导同意、报送研究生部批准并备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六

7、年。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1.学位课(≥9.0学分)公共课①第一外国语2.0学分②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1.0学分基础课2.0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4.0学分2.必选环节(2.0学分)中期考核、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1.0学分博士论坛(以举办2次个人学术报告的形式完成)1.0学分3.任选课(≥4.0学分)含用外文写作一篇学术论文并用外语做一次学术报告1.0学分含参加导师指定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及以上1.0学分六、培养方式1、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