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

ID:27345534

大小:72.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_第1页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_第2页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_第3页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_第4页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13)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及其文化意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滨海分校11春汉语言王本红内容摘要:林黛玉在《红楼梦》描绘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具时代的典型意义,曹雪芹把最富有魅力的悲剧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象栩栩如生。林黛玉既白尊又a卑,既敏感又坦荡,既尖刻又宽厚,既孤傲又谦和,既脆弱又坚强,她的性格可谓既复杂又统一,统一在她的叛逆性格里。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祸示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从而引发人们对理想社会和健全性格的向往和追求,具宥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幽长的、给人们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2、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悲剧美叛逆文化艺术内涵《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一部宏篇巨著,从开篇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到“落了片o茫茫大地真干净”都是对“悲剧”二字的心情演绎、完美诠释。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宥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为恋爱而生,为恋爱而死。木文将从各种角度分析林黛玉悲剧之美,祸示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具宥时代性的文化艺术内涵。一、林黛玉的悲剧美之体现1、外在之凄美林黛玉

3、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她異宥绝世的姿容。我们可从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廿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CJ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了!此时作者里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株“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

4、还借宝玉之门给她取字“颦颦”。黛玉初进贾府,作者也未宵接着墨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冇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H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我们再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口。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两子胜三分。”宝玉竞称她为“祌仙似的妹妹”。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

5、,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吋,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风第一次见黛玉时张U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祌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屮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2、内在含蓄美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

6、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吋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屮间乂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Ik为盆。偷来犁蕊三分白,借得梅楼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问谁诉,倦倚丙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廚多令》、《葬花吟》、

7、《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吋又隐含了她生活屮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屮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叫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

8、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W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吋,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乂是黛玉对G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屮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下无尖”的高洁品格。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木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切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