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

ID:27394762

大小:1.4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01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_第1页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_第2页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_第3页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_第4页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工程绪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表面工程的定义、分类、特点(意义)等。1.1表面工程学的定义和内涵表面工程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在传统的表面硬化技术和腐蚀防护基础上,引入了一些科技新成就,如气相沉积,离子注入,激光、电子束和等离子等技术等后,拓宽了表面工程的应用范围,使其成为表面硬化、表面防腐、机械修复(再制造),新材料制造、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表面装饰和表面精细加工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工艺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冶金、建筑、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

2、立的学科。表面工程技术被喻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十项关键技术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商业部就将表面工程技术列入影响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七大关键技术之一(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材料表面工程的应用范围:表面强化腐蚀工程数据存储电子电路传感器与自动控制……表面强化、耐蚀、耐磨、修复、装饰、微细加工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在防护上常用涂镀技术,热浸镀技术,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VD,CVD)来提高飞机、运载火箭、卫星、宇宙飞船、导弹在各种飞行恶劣环境下对材

3、料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防护。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通过表面技术处理,提高材料性能,起到保护航空航天飞行器免遭环境影响而失效,从而提高航空航天产品的先进和使用的可靠性。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如第四代的飞机,在停飞和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50℃的空气摩擦升温至200℃,因而在飞机蒙皮的表面涂上高聚物涂料免受环境介质侵蚀,减少阻力。飞机的蒙皮、雷达罩、发动机的尾喷管、座舱都采用隐身涂层,雷达罩和尾喷管采用SnO2和In2O3等掺杂半导体材料作填料和适当的载流子浓度及迁移率以及等离子体频率,使其具有兼容雷达和红外隐身。

4、美国的TF39发动机轴承,离子注入铬+磷,可解决点蚀、磨蚀,提高发动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奔驰系列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在车身涂装上,设计选用电泳底漆、中间涂层、面漆三涂层体系,不仅使车身具有防腐蚀功能,更具有亮丽、闪光色彩。一、表面工程技术的定义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与工艺。二、表面工程技术的内涵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合成材料技术表面加工技术表面加工三维合成技术上述要点的组合或综合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学的地位表面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基材

5、包括几乎所有的工程材料,如金属、陶瓷、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混凝土、木材和各类复合材料等。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目前仍旧是机械、设备和工程构件的主要材料。机械行业中:钢铁材料:93%有色金属:2%非金属材料:5%1.2表面工程技术的特点与意义表面工程技术具有一般整体材料加工技术不具备的优点。主要作用在基材表面,对远离表面的基材内部组织与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可以制备表面性能与基材性能相差很大的复合材料。采用表面涂(镀)、表面合金化技术取代整体合金化,使普通、廉价的材料表面具有特殊的性能,不仅可以节约大

6、量贵重金属,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零部件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兼有装饰和防护功能,有力推动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表面薄膜技术和表面微细加工技术具有微细加工功能,是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导纤维和集成光路、太阳能薄膜电池等元器件的基础技术。二维的表面处理技术已发展成为三维零件制造技术(生长型制造法),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成本,亦使设计与生产速度成倍提高。表面工程技术已成为制备新材料的重要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制备整体合金化难以做到的特殊性能合金等。1.2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表面改性技

7、术表面组织转化技术表面涂镀技术表面合金化和掺杂技术表面微细加工技术表面加工三维成型技术表面合成新材料技术本章结束!表面强化技术的分类及概况通常按表面强化技术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表面淬火强化;表面覆层(化成处理覆层、覆衬、涂装、CVD、PVD薄膜和热浸渗)强化、防腐及装饰;表面形变强化;表面高能量密度改性与强化(高能束表面改性强化);表面精细(微细)加工;表面复合强化等。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即用渗入原子在材料表层内扩散而形成人工内污染层,以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为先决条件,再进行不同的热处理

8、后赋与零件表面和内部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性能的表面强化方法。例如:钢的渗碳、氮化、碳氮共渗、渗硼、热浸渗和渗金属等。表面淬火不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只是因表层相变而产生的强化方法称为表面淬火。例如:高频、中频和表面感应加热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激光(Laser)束加热表面淬火等。表面形变强化在金属材料的再结晶开始温度之下,使其表层发生冷塑性变形后达到表层加工硬化,以弥补其表面轻微脱碳和细小缺陷并形成表层残余压应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