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ID:27408427

大小:6.85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8-12-02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_第1页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_第2页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_第3页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_第4页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地貌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质地貌学》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成玉祥chjkk2003@163.com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第一节冰川的形成第二节冰川地貌特征第三节冰碛物与古冰川的研究意义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一、冰川的形成和分布(一)冰川的形成1、雪原与雪线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样,到达一定高度的高山地区和一定纬度的高纬地区,气温经常在0℃以下。水分的降落和保存多处于固体状态。降雪不能在一年之内全部融化或升华掉,便长年累月地积聚起来,形成终年积雪区,叫做雪原。终年积雪区的下线叫雪线。在雪线附近,年阵雪量大约等

2、于年消融量;雪线以上,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形成冰雪的积聚;雷线以下,降雪量小于消融量,所以没有雪的覆盖。雪线高度与气温、阵雪量、地形等因素有关,所以各地雪线高度不同,总的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迅速降低。2、冰川的形成当地面高度超出当地雪线时,那里就出现雪原。降落下来的雪,被风吹扬到背风的地形低洼之外,逐渐形成巨厚的雪层。由雪变成冰川冰须经历两个过程:新雪变成雪粒,雪粒再变成冰川冰。初降的新雪为六角形的冰片,雪层疏松,密度仅0.0085g/ml。随着雪层的加厚,下部的雪层受压缩,排出部分空气,同时,在压力和阳

3、光照射下,部分雪升华或融化,水气迁移到另一部分雪粒上再结晶,雪粒增大受圆,形成粒雪。粒雪是一种白色冰晶,比重0.2~0.4。粒雪继续被压实,孔隙进一步减少,彼此结合成冰川冰。冰川冰是浅兰色的,是致密透明冰层,在缓慢持久的压力下,具有可塑性,通常在低洼处积雪达到40m厚时,底部雪层即转化为冰川冰。只要冰川冰表面达到一定坡度,冰川冰就会在上层压力和重力推动下,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冰川就形成了。(二)冰川的分布既然冰川是气候和地形相配合的产物,所以冰川的分布和形状、规模也受地表热量、降水量分布规模和地形

4、条件的制约。由于地表温度自赤道向两极降低,所以决定了现代冰川分布在气候严寒的南纬度和极地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只有高出当地雪线以上的高山上才有零星分布的冰川。我们称前者为大陆冰川,后者为山丘冰川。二、冰川的类型特征(一)山岳冰川的类型及特点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雪线高出海平面较多,冰川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限制较严格,故又分为:(1)悬冰川这是山岳冰川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冰川,一般面积小于1km2,依附在山坡上。由于所在的山头高出雪线不多,随气候变化易生易灭。(2)冰斗冰川冰斗冰川以其所在的

5、地形为冰斗而得名。冰斗的规模差别极大,大的可达数平方公里以上,小的不及1km2。冰斗冰川都有一个陡峭的后壁,常发生频繁的雪崩和冰崩,这是冰雪补给的一个重要来源。有时,冰斗冰川有个短小的冰舌流出冰斗口。位于谷地源头的冰斗规模一般比较大,周围还可以有次一级冰斗,这种冰川叫围谷冰川。(3)山谷冰川。当雪线下降时,在有利的气候和补给条件下,冰斗冰川迅速扩大,大量冰体从冰斗中流出,进入山谷形成山谷冰川。山谷冰川以雪线为界,有明显的冰雪积累区(粒雪盆)和消融区(冰舌)。山谷冰川长度可由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冰川厚度数

6、百米至近千米。单独存在的称为单式山谷冰川;由几条山谷冰川汇合的称为复式山谷冰川。汇合的方式有并列、嵌入和上迭等形式(见图9-1)。(二)大陆冰川的特点发育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广大和冰层巨厚(常超过千米),冰流不受下伏地形限制,由中央最高处向四周作放射状流动。冰流下常掩埋规模宏大的山脉和低于海面的盆地。(三)高原冰川的特点高原冰川是大陆冰川与山谷冰川的一种过渡类型,冰川下伏的是起伏和缓的高地,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高原冰川亦叫冰帽,如斯堪的纳绍亚半岛上的约斯特达尔冰帽,面积达1076km2,长为90km,

7、宽为10~12km,有许多冰舌向东西两侧伸出。冰岛东南部的伐特纳冰帽规模更大,面积达8410km2。我国西部高原和高山常在古夷平面上发育平顶冰川,也属高原冰川的性质。祁连山西南部最大的平顶冰川面积达五十多平方公里。(四)山麓冰川的形成及特点一条巨大的山谷冰川或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地区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叫做山麓冰川。山麓冰川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当雪线下降时,山岳冰川先联合形成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向平原扩大并逐渐掩盖山地,分水岭不再是山地而是冰川的高起部分。于是冰川摆脱地

8、形限制,成为大陆冰盖。三、冰川地质作用(一)冰川的运动任何冰川都有或大或小的运动速度。冰川的运动一般以年为计算单位,由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但是,有一种冰川能发生周期性的突然前进,运动速度十分惊人。这种冰川叫波动冰川,是特殊类型的冰川,其运动规律不受气候变化控制。冰川运动速度在冰川的各个部分是不一样的,较快的是在冰川的中部,即从粒雪盆出口到冰舌的最上部这一段。因为这里冰川最厚,由此向上游和下游都逐渐减薄。横穿冰舌,运动速度最快在冰川的中部。冰川通过陡坡常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