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

ID:27448802

大小:6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3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_第1页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_第2页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_第3页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_第4页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五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二O一五年六月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推动作用,实现精准开发、规模开发,扶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按照"产业开发"理念,立足当地实际,结合五河县十三五农业规划,通过重点扶持、持续扶持,打造资源比较优势大、产业链条延伸长、巿场发展前景好、

2、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是确定区域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政策和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蚌埠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抓紧开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查及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蚌农发办〔2015〕11号)、《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农发评〔2015〕36号)以及《国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农办〔2015〕34号)文件精神,本着规划先行的

3、原则,我们会同农口等部门,在完成我县优势特色产业调查、结合县域内农业优势资源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本着“资源为本、市场导向、产业开发、生态保护”的原则编制了《五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一、产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及资源优势五河县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地跨淮河两岸,系淮河安徽段最下游,东与江苏省泗洪县接壤,南邻明光、凤阳两县市,北接泗县、灵壁,西毗蚌埠郊区及固镇县,2014年底,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总人口66.9万人。国道104线、徐宁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资源

4、优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与推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趋势凸显。近年来我县产业粮食总产实现了连年稳步增长,粮食总产在全市始终排名第二,多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被确定为产粮大县。2014年粮食总产达67.65万吨,比上年增长4.1%。水产养殖方面,“五水相连号五河,东潼西浍北沿沱,漴流春泛鱼苗长,淮浦秋生雁影多”这是五河县名由来,也是对五河丰富水产资源的

5、概括。五河境内有淮、浍、漴、潼、沱五条河流和沱湖、天井湖、香涧湖三大湖泊,为皖北各县之首,是仅次于土地资源的第二大农业资源。二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县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是种植、养殖等的主体。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57个,其中种植业325个、渔业98个、畜牧业78个、服务业31个、其他行业类型25个;家庭农场97个,其中种植业53个、养殖业27个、服务业9个、其他行业类型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规模以上农

6、产品加工企业(含针纺织、服装)达到55家,建立产地批发市场  2个。全县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联结基地60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0余万户,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订单带动农户7万余户。三是新技术应用与推广。全县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畜牧业优质品率达到80%。四是农业品牌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开发和登记注册了“沱湖”、“高姿牛”、“春笛”、“天井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100多项,“沱湖”螃蟹、“苏禾”大米等获省名牌农产品,“沱湖”螃蟹荣获中国十大名蟹称号,“顺禾”、“汉白玉”、“顺鹏”等18

7、个农产品商标获“安徽省著名商标”,“汉白玉贡”牌优质大米还是“江淮老字号”品牌。五河县“五优一号”水稻新品种成为我市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2013年天麒面粉、双丰面粉获国家放心粮油称号。 (二)主要问题我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项目建设和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层次不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突出。二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人意,龙头企业带动能

8、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如农产品加工、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开展得较少。扶持农民专业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