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ID:27475775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4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_第1页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_第2页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_第3页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_第4页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之理论,尤其是对于英国经验论、大陆唯理论和法国唯物论哲学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对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一种传承。全部现代哲学几乎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批判的对象和出发的起点的,因此也就有了绕不开的康德之说法。西美尔的生命哲学虽然也有对于康德观点的批判,但是其起点和路径都是契合德国古典哲学之逻辑进程的。  一、生命作为绝对性的起点 

2、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之理论,尤其是对于英国经验论、大陆唯理论和法国唯物论哲学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对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一种传承。全部现代哲学几乎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批判的对象和出发的起点的,因此也就有了绕不开的康德之说法。西美尔的生命哲学虽然也有对于康德观点的批判,但是其起点和路径都是契合德国古典哲学之逻辑进程的。  一、生命作为绝对性的起点

3、  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西美尔生命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路径的继承与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之理论,尤其是对于英国经验论、大陆唯理论和法国唯物论哲学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对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一种传承。全部现代哲学几乎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批判的对象和出发的起点的,因此也就有了绕不开的康德之说法。西美尔的生命哲学虽然也有对于康德观点的批判,但是其起点和路径都是契合德国古典哲学之逻辑进程的。  一、生命作为绝对性的起

4、点  对于绝对性的寻求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亘古不变的主题,西美尔生命哲学的起点也是起源于此的。西美尔认为对于这种无前提的前提、无起点的起点的寻求一直在困扰着哲学家们:完全的无前提却是难以达到的。在认识的起始之处,某些东西就已经成为前提,它或者作为一种不明的、不能驾驭的事物让我们恐惧,或者反过来成为我们在认识的相对性、流动性和独具自身的状态中的一个支撑点。因此,绝对无前提虽然是哲学思维一种方向明确的,但却是无法实现的目标哲学此时在寻觅和承认着认识的种种前提,况且是哲学认识本身的那些前提,或者正是以此方式

5、将这些位于它外部的事物吸纳进它的管辖范围,即它的认识形式之中。[1]10-11在西美尔看来,对于前提的追寻本身就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因此哲学上理论的更迭也就不足为奇了。西美尔对西方哲学史上第一起点理论更迭的过程进行了背景性考察,他指出,在每个重要的文化时代,人们都会接受一个中心理念,这个理念产生出了精神运动并且指引着这些运动的前行方向。每种理念都会以无数的方式被修正、遮蔽和反对。但是,这个理念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隐秘的存在(secretbEing)。在每个单独的时代中,中心理念都会存在于最完美的存在中,

6、存在于享有最高价值的实在的最绝对的和形而上学阶段,并且伴随着对于我们自身和对于世界的最绝对的需要。西美尔指出,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矛盾,那就是无条件真实的并不一定就要被实现出来,而最无可置疑之存在也不必在现实中出现。不过每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绝对性和完善性的追求并不考虑这些概念上的困难。不管出现何种反对的声音和意见,每个时代总是会有各自世界观的一个真正的中心观念。  接下来西美尔间接地介绍了一些这样的中心理念。对于希腊的古典主义来说,中心观念是关于存在的,关于统一、实体和神圣的。但是这种神圣性并不是

7、通过泛神论崇拜的方式无形式地展现出来的,而是被塑造成为各种有意义的形式。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将上帝的概念作为所有实体的来源和目标,凌驾于人们的存在之上,需要我们无条件地服从和献身。而自从文艺复兴开始后,中心理念的地位逐渐地被自然的概念所占据。它被表现为是唯一的存在和真理,同时也是一个理想,是必须首先被表达出来并且被坚持的。最初这是在艺术家中产生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实在的最终核心体现了最高的价值。17世纪时,中心理念演变为建立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之上。而卢梭所在的时代则将本质视为是其理念,其绝对价值和追求的最终

8、目标。到了17世纪末,作为精神个性的自我成为一个新的中心概念。一些思想家开始将存在的整体描述为自我的创造。而另一些思想家将个人同一性问题视作人们的本文由.L.收集整理根本任务。于是作为人类个体性的自我或者是出于绝对道德要求表现出来,或者是出于世界的形而上学目的而展现出来。虽然有如此多种类的思想运动,但19世纪并没有发展出一个全面完整的中心理念。西美尔认为,除非将中心理念这个头衔勉强加于社会这个概念上,因为19世纪许多思想家将生命的实在概括为是社会的理念,于是个人也就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