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

ID:27553747

大小:73.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_第1页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_第2页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_第3页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_第4页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崔林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经验章慧芳1崔林21杭州拱墅区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25;2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6【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崔林;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2101子宫腺肌病,过去被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木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通过B超检查多可见子宫增大、肌壁境厚等,可结合病史及B超检查做出

2、初步诊断[1]。崔林老师是国家级名中医何嘉琳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杭州市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各种妇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治更是只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崔林主任医师对木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子宫腺肌病的病理过程主要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壁层。在祖国医学中无“子宫腺肌病”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癥瘕”等病的范畴。在病因上,常由经期或产后胞宫空虚、伤于风冷;或情志内伤、劳伤气血,手术外伤等所致。崔师

3、认为木病常数因并存,气滞、寒凝、痰湿皆可为患,但“瘀”为其关键。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机不畅,血液推动乏力而“血滞为瘀”;寒主收引,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挛缩拘急,血液凝滞而“血凝为瘀”;痰湿内生,痰湿阻遏经隧,血行不畅而“血阻为瘀”。清代唐容川的《血证论》曰:“离经之血,与好血不相合,是谓瘀血。”冲任血行涩滞,瘀血内阻,冲任所伤,胞宫失于所养,久之则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新血无以归经,故临床可见经量增多、疼痛不止等症状。崔老师临证常从“瘀”着手,并根据子宫腺肌病主要病理形成过程,认为其归属于“癥瘕”范围。《灵枢·水胀》所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

4、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杯以留止,日以益止,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其以“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多因脏腑失和,气血不调所致。从子宫腺肌病的实质来看是瘀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之证。《内经·调经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此即久病可致瘀的理论渊源,李积敏先生在其著作《肾虚血瘀论》中曰:“久病及肾,久病则虚,…虚者肾虚也。…五脏六腑之虚,经络阴阳之虚,气血津液之虚,机体官窍之虚,四肢百骸之虚,百虚皆以脏腑之虚为要,脏腑之虚则以肾虚为本。本者

5、,其根本也。”久病必瘀,久病必虚,虚者可及肾,崔师也十分同意该理论,并将其应用予子宫肌腺病。认为该病以瘀血内阻为基本病机,病程日久则以肾虚血瘀为主。故崔老师常兼顾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进行辨证施治,多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痰湿血瘀型及肾虚血瘀型,因该病多历时较久,故又以肾虚血瘀型最为常见。2治疗经验结合“癥瘕”瘀血内阻的基本病机,崔老师常以解毒消痈、活血化瘀法为基本治疗大法,但在治疗上常病证合参、辨证求因,标本兼治,虚实兼顾。如《医宗金鉴》所言:“凡治诸癥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

6、气,而后治其病;若形证俱实,宜先攻其病也。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盖恐于攻伐,伤其气血也。”根据其基本病机,崔老师自创经验方黄芪红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其主要组成为生黄芪30g,红藤30g,败酱草30g,蚤休30g,白花蛇舌草30g,方中以生黄芪为君药,固表托疮,补气活血,消癥散结,止崩止淋。《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张景岳亦円:“(黄芪),因其味轻,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分以生肌肉,宗气血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流通之旨,并契合子宫肌腺病历吋多久多虚之

7、病机,取其补益之功。红藤、败酱草为臣药,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蚤休、白花蛇舌草为臣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该方虽只有五味,但用黄芪配伍其他扶正、活血、化痰软坚、消散癥积之品,则起到了扶正祛邪、补气活血的很好作用。在临床的运用中,崔老师常行辨证施治,气滞血瘀型多加用香附、郁金等疏肝理气之品,治拟疏肝解郁、化瘀消癥;寒凝血瘀型多加用乳香、没药等温经散寒活血的药物,治拟温经散寒、活血消癥;痰湿血瘀型则加用陈皮、半夏等化痰祛湿的药物,治拟化痰祛湿、活血消癥;肾虚血瘀型则砬加用川断、杜仲等补肾之品,治拟补肾调冲,活血祛瘀。3典型病例梁某,女,48岁。

8、2012年1月20日初诊。主诉:患者反复下腹部疼痛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