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ID:27591735

大小:67.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5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_第1页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_第2页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_第3页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_第4页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论文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生科学教师策略备课系统【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该研究报告通过在大量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我国及昆明市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状况,根据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尽可能低耗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可能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放在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发现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针对昆明市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和提

2、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并根据策略要求,开发研制了既具有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的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一、问题的提出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

3、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与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研宄,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二、研宄的目标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

4、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重点。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

5、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三、课题研究组织的原则以五华区教育科学研宄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措施研宄为归宿。四、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研宄和调查研宄。五、研究的过程共包括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初步实施与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XX年3月到XX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一)理论研宄1、基础概念研究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

6、直接关系着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认识如下: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1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认识是: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

7、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宄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②对科学研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断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①全面正确地理解

8、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四个核心要素,即: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兴趣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