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

ID:27596480

大小:243.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01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_第1页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_第2页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_第3页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_第4页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5高炉钢结构一.设计高炉钢结构考虑的因素:(1)考虑到各种设备安装、检修、更换的可行性,要考虑到大型设备的运进运出,吊上吊下,临时停放等可能性;(2)具有耐高温高压、耐磨和可靠的密封性;(3)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尺寸,并且要考虑到安装偏差和受力变形等因素;(4)对于支撑构件,要认真分析荷载条件,做强度计算;(5)避免积尘积水;(6)合理设置走梯、过桥和平台。3.5.1.高炉本体钢结构高炉本体钢结构a-炉缸支柱式;b-炉缸、炉身支柱式;c-炉体框架式;d-自立式一.炉缸支柱式——曾用于中小型高炉1.特点:炉顶荷载及炉身荷载由炉身外壳通过炉缸支柱传到基础上。2

2、.优点:节省钢材。3.缺点:风口平台拥挤,炉前操作不方便。4.应用:目前小高炉多用这种结构。二.炉缸、炉身支柱式——五、六十年代大型高炉1.特点:①炉顶装料设备和煤气导出管、上升管等的重量经过炉身传递到炉腰托圈;②炉顶框架、大小钟荷载则通过炉身支柱传递到炉腰托圈;③传递到炉腰托圈的重量再通过炉缸支柱传递到基础上。降低了炉壳负荷,安全可靠。3.缺点:耗费钢材较多、投资高。2.优点:三.炉体框架式——大型高炉多用1.特点:①由四根支柱连结成一个大框架;②框架本身是一个与高炉本体不相连接的独立结构。③框架下部固定在高炉基础上,顶端支撑在炉顶平台上。④因此除装料设

3、备重量经炉壳传给基础外,其余所有重量均由大框架直接传给基础。2.优点:风口平台宽敞,炉前操作方便,有利于大修时高炉容积的扩大。四.自立式——小型高炉多用1.特点:不设任何支柱,全部荷载均由炉壳承受,并传递到基础上。2.优点:钢材消耗少,结构简单,炉前宽敞。3.注意: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炉壳转折点;高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炉壳冷却;高炉大修时炉顶设备需要另设支架。3.5.2炉壳一.作用:①固定冷却设备;②保证高炉砌砖的牢固性;③承受炉内压力和起到炉体密封作用。④有的要承受炉顶荷载和起到冷却内衬作用(外部喷水冷却时)。①炉壳折点和开孔应避开在同一个截面;②炉缸下部折点

4、应在铁口框以下100mm以上;③炉腹折点应在风口大套法兰边缘以上大于100mm处;④炉壳开口处需补焊加强板。二.设计时注意的问题:三.炉壳厚度——计算部位炉壳厚度,mm;D——计算部位炉壳外弦带直径(对圆锥壳体采用大端直径),m;k——系数,mm/m;与弦带位置有关(见下页图),其值见下表。可由下式计算:式中:高炉各弦带k的取值高炉炉体各弦带分界示意图炉身下弦带高度一般不超过炉身高度的1/4~1/3.5。我国某些高炉炉壳厚度(mm)炉体框架由四根支柱组成,上至炉顶平台,下至高炉基础,与高炉中心成对称布置,保证支柱与热风围管有250mm间距。3.5.3炉体框

5、架一.炉缸支柱:1.作用:用来承担经炉腰支圈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2.数目:支柱的数目常为风口数目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均匀地分布在炉缸周围。支柱向外倾斜6º左右,以使炉缸周围宽敞。3.5.4炉缸炉身支柱、炉腰支圈和支柱座圈1.作用:支承炉顶框架及炉顶平台上的荷载、炉身部分的平台走梯、给排水管道等。一般为6根,下端应与炉缸支柱相对应。二.炉身支柱三.炉腰支圈1.作用:将其承托的上部均布荷载(砌砖重量及压力等)变成几个集中载荷传给炉缸支柱,同时也起着密封作用。与上下炉壳连接处,两侧都用角钢加固,在外侧边缘也用角钢加固,以加强其刚性。炉腰支圈为了使支柱作用于炉基上的

6、力比较均匀,在每根支柱下面都有用铸铁或型钢做成的单片垫板,并且彼此用拉杆或整环连接起来。四.支柱座圈3.6高炉基础将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二.组成:由埋在地下的基座部分和地面上的基墩部分组成,见图:一.作用:高炉基础1-冷却壁;2-水冷管;3-耐火砖;4-炉底砖;5-耐热混凝土基墩;6-钢筋混凝土基座三.高炉基础的负荷1.静负荷:2.动负荷:3.热应力的作用:四.对高炉基础的要求①高炉基础应把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不允许发生沉陷和不均匀的沉陷。②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基墩断面为圆形,直径与炉底相同,高度一般为2.5~3.0m。五.基墩:六.基座

7、:基座直径与荷载和地基土质有关,基座底表面积可按下式计算:式中:A——基座底表面积,m2;P——包括基础质量在内的总荷载,t;K——小于1的安全系数,取值视土质而定;S允——地基土质允许的承压能力,t/m2。一般建在>2.0kg/cm2的土质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