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

ID:27598549

大小:20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上传者:U-7652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_第1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_第2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_第3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代谢(3)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细胞代谢3目标:(简洁、明确、概念、要点、规律)重点:光合和呼吸的实验设计难点:光合和呼吸的实验设计教学设计(知识系统化、问题化)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溶于____________而不溶于水,可用________提取色素。(2)分离:各种色素在_______中溶解度不同,_________的随______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2.实验结果的分析(1)在滤纸条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2)四条色素带的分布与扩散速度有关,扩散速度与溶解度呈正相关,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3)色素带的粗细与色素的含量有关,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的多少。(4)通过对比不同滤纸条上色素带的种类,可确定不同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如黄色叶片中的色素在分离时,可能缺少蓝绿色或黄绿色。3.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1)提取液颜色浅的原因: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充分提取出来。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小。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2)色素带呈弧形的原因是滤纸条未剪去两角。(3)滤纸条上只有两条色素带,原因是使用的叶片中叶绿素被破坏或不含叶绿素。(4)滤纸条上看不见色素带的原因: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溶解到层析液中。二、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测定——对比实验法(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②CO2可使________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________——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③橙色的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色。(2)实验中的关键步骤:①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②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三、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1)测定装置:4 (2)测定方法及解读:i.ii.测定净光合速率。(3)实验设计中的3个关键点:①变量的控制手段,如光照强度的大小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或相同功率的灯泡,但与植物的距离不同)进行控制,不同温度可用不同恒温装置控制,CO2浓度的大小可用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调节。②对照原则的应用,不能仅用一套装置通过逐渐改变其条件进行实验,而应该用一系列装置进行相互对照。③无论哪种装置,在光下测得的数值均为“表观(净)光合作用强度值”。课堂练习(5~10分钟)1.(2015·石家庄二模)石家庄栾城区的“玫瑰香”草莓享誉全国,为提高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选取生长良好的草莓幼苗进行照光和遮阴处理,并对两种环境下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实验二: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草莓幼苗分别置于pH为a、b、c、d和e的培养液培养,其他条件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草莓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1)实验一中所测定的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叶绿素a、叶绿素b之外,还包括________,这些物质分布在________(填具体结构)。测定色素含量前,需要提取色素,提取的方法是:在剪碎在绿叶中加入SiO2,________、________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4 (2)草莓光反应产生在[H]等与叶绿体基质中的________反应生成(CH2O),该过程称为________。(3)培养草莓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____________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在替换下来的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溶液颜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4)若pH为a时,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________小时(保留整数)。解析:(1)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都能吸收光能。植物细胞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而类囊体堆叠在一起称为基粒。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要加入二氧化硅充分研磨,为了使色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在细胞破裂过程会有酸性物质与叶绿素接触,破坏色素,应加入碳酸钙中和酸性物质,保护色素;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容于水,故提取色素应该加入无水乙醇或者丙酮。(2)光反应产物NADPH参与暗反应C3还原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有机物。(3)植物根系长期浸没在水溶液中会缺氧,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改变培养液的pH,而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发生蓝色变绿色变黄色的颜色变化。(4)根据题干曲线图分析,当PH为a时,净光合速率为150umol/mg/h-1,呼吸速率为200umol/mg/h-1,要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应该要在24小时有有机物积累,设有光时间为x小时,则150x-200×(24-x)大于零,求出x约为14小时。答案:(1)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或基粒、类囊体) 碳酸钙(CaCO3) 无水乙醇(或丙酮) (2)三碳化合物(C3)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pH值 溴麝香草酚蓝 (4)14教师批改作业后的反馈:课后作业(限60分钟内完成)作业1:---必做题(占80%,难度系数易0.5,中0.3)2.(2015·安庆三模)实验小组想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回答有关问题。(1)若乙装置为对照相,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①在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填“NaOH”或“NaHCO3”)溶液。②将两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1小时,测定红墨水滴移动的距离。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5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__移动4cm。(3)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①在甲、乙装置的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②将两装置放在________环境中1小时,温度与(2)中温度相同。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1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__移动1.5cm。(4)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可表示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________移动________cm。解析:(1)由于该装置是测定植物4 的光合作用强度,为排除气温、气压导致的物理性膨胀等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乙两装置中唯一的区别为植物是否存活。(2)①为排除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对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保证装置中CO2浓度的相对稳定,因而应在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NaHCO3溶液。②将两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1小时,由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O2的释放导致甲装置中气体体积增大,红墨水滴向右移动;而乙装置中放置的是死亡的植物,死亡的植物,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5cm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这样的因素在甲装置中同样存在,因而甲装置实际光合速率为4-0.5=3.5。(3)若要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甲装置中的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而产生的CO2被NaOH吸收,因而甲装置内压强减小,红墨水滴向左移动1.5cm,乙装置为对照组,其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1cm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这样的因素在甲装置中同样存在,因而甲装置实际呼吸速率为0.1+1.5=1.6。(4)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可表示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右移动3.5+1.6=5.1cm。答案:(1)装置中放置死亡的植物(2)①NaHCO3 ③右 (3)②黑暗 ③左(4)右 5.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