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

ID:27634281

大小:6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5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_第1页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_第2页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_第3页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_第4页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神游古代中国----以[讲故事] 为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引導學生神遊古代中國----以「講故事」為途徑張元清華大學榮譽教授聽張元老師的課,令我如痴如醉,身歷其境,直到下課5分鐘才能重回現實。(黃毓閎,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四年級942501)問問學生,你們喜歡上歷史課嗎?可以看到他們相當困惑的眼神,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回想中學時期的歷史課,無非只是為了升學考試取得高分而作的反覆操練,不能說不是痛苦的學習經驗;但是,歷史又包含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歷史課應該是讓人喜歡才對啊!於是,哪裡有「有趣」的歷史課,成了學生經常互相交換的信息,這樣的課也就成了他們競相選修的課程了。什麼是「有趣」的歷史課?簡單來說,就

2、是有許多「故事」的課程。喜歡聽故事,是人的天性,況且是有趣的故事。不過,怎樣的故事可以適合大學的歷史課程?學生可以從這些歷史故事中得到怎樣的收獲?都是我們需要認真探討的。一、中國古代史課程中的「故事」是什麼「故事」是什麼?如果說:「故事,是按照一連串事件的發生時間,依序排列而成的叙事。」(佛斯特著,《小說面面觀》商周,2009,頁50)大家大概不會反對。這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成名的小說家對「故事」所下的定義,今天依然為人遵奉,而且可以寫出非常出色的作品。例如,一本名為《不死學家—飛行英雄與他的祕密醫學實驗》(TheImmortalists:Ch

3、arlesLinberg,Dr.AlexisCarrel,andTheirDaringQuesttoLiveForever)的書(高寶書版,2007),書評之一是這樣寫的:「過去那些研究林白的人辦不到的事,大衛.費里德曼(DavidM.Friedmand)做到了,他讓世人終於知道林白和卡瑞爾醫生的獨特合作計畫的真相。本書涵蓋了各項挑戰性議題(生物工程、醫學研究、偏激的種族優越論),讀來真是太刺激了。簡單地說,費里德曼是說故事的高手。」我們從這幾句極簡要的話中可以得知,這本書既不是小說,也不是歷史。它是以林白和卡瑞爾兩人合作的醫學研究為核心而發

4、展出來的「叙事」。作者非常會寫,所以被譽為「說故事的高手」。問題是,我們可以用這種「說故事」的方式來講歷史嗎?我的答案是:不可以。12我們不需要再說「歷史是事實的,小說是虛構的」之類大家都知道的話,也不必強調歷史之中也有虛構成分的後現代主張。這裡只從三個方面來談,一是故事的安排,二是故事的選用,三是故事的意義。歷史課中的故事,應該置於怎樣的位置,是我們講故事時首先需要想清楚的。歷史課的課程目標應該是帶領學生去認知、理解那與我們今天很不一樣的古代世界,進而有所欣賞,甚至感動。教師們備課之時,必須想好,使用什麼手段或方法既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

5、又在最短的時間內,帶領學生進入這堂課前往的地方。上課伊始,老師說了這堂課的主題之後,就開始講故事,一直講到下課鈴響,學生或許聽得如醉如痴,而且笑聲不斷,這是一堂理想的歷史課嗎?如果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他很期盼的課,因為可以聽到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這樣的課,不能說不是一門好課。但若從較高的要求來看,我們希望學生學習歷史,知道一些過去的事情之外,還應該知道「歷史知識」是怎麼回事,歷史家的工作大概是怎樣進行的;那麼,只聽老師講故事,儘管興趣很高,顯然有所不足,仍有改進的空間。歷史課,就像其他大多數的課程一樣,目前普遍贊同的教學方法,還是從提出問題

6、開始。提出問題,不是要學生立即回答,而是把課程內容「問題化」,老師在課堂上自問自答。學生看老師怎麼提出問題,聽老師怎麼解答問題,其實就是跟著老師一起進行思考,就是進行著一次歷史思維的練習。老師在解答問題時,或許會提到某位歷史家,簡介他的說法與貢獻;或許會選用一段資料,指出其意含與作用。學生看老師這樣的解答問題,就很容易了解,原來我們學習的歷史,不是發生在過去的「事件」,而是經由歷史家的努力,如此這般建構起來的「叙事」。我們不要忘了何兆武在《歷史與歷史家》一書「自序」中的第一句話:「通常我們使用歷史一詞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過去發生的事件,一是

7、指我們對過去事的理解與叙述。」課堂中的歷史顯然是後者。在這樣的講課架構下,「故事」就有了它應有的位置。例如,講到這位歷史家時,講一個關於他的故事;選用資料時,不妨先選帶有故事性的片段;就是另外再講一個有關的小故事,也有其效果。這時,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歷史課的故事,其特點有二:一是應該與問題有關,有助於問題的解答;二是必須十分簡要,它只是一個小故事,一、兩分鐘就可以講完。故事從哪裡來?其實就是我們要講的歷史從哪裡來。如果我們根據現代學者撰寫的論文與專書來講歷史,可用的故事是不多的;如果我們讀點傳統的史籍,如正史、通鑑之類,可以用於課堂講述的故事

8、就非常之多了。我們在大學擔任歷史課程的教師,大都是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我們是否可以把我們的研究,特別是十分精細的方法與過程,用於課堂上?我的想法是要看對象,如果對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