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ID:27644229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_第4页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韩建奋徐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徐闻524100摘要:不同的耕作栽培方式对于香蕉品质及产量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木文结合实践研究,通过几种不同的耕作栽培方式对蕉园生产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免耕覆秸秆处理在植株生长性状指标、产量等方面优势明显,有效地提高了种植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关键词:香蕉;耕作栽培;品质;产量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周年性果树,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可周年供应市场,在水果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香蕉的生产中,一些农户对于肥料的配比、使用量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出现一些生产问题

2、,严重影响了香蕉的品质及产量,为此,现对蕉园土壤进行养分测试分析,通过试验不同的耕作栽培方式,研宄出最适合的栽培方案,为香蕉施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生产效益。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于在某地香蕉种植区进行,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26°C,年均降水约2000mm,雨季主要集中在5〜10只。供试的品种为巴丙香蕉。试验地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如表1。表1试验地土壤的基木理化性质1.2方法1.2.1试验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4个处理管理方式分别为:(1)习惯管理(CK),以当地蕉农施肥管理方式为主,新造种植,完成“一

3、犁一耙一沟”备耕工作后,在种植沟内轻挖种植穴种植;追肥施用方式采用环香蕉“滴水线”撒施后喷灌浇水。(2)深翻耕(DT),前茬香蕉收获后假茎叶片等地上部分全部移出蕉园,新造香蕉种植前深翻45cm以上,完成“一犁一耙一沟”备耕工作后,翻耕裸露香蕉球茎移出蕉园,在种植沟内轻挖种植穴种植;追肥施用方式在株间浅开沟埋施肥料后喷灌浇水。(3)免耕(NT),前茬香蕉收获后假茎叶片等地上部分全部移出蕉园,清除杂草,挖一个45cm×45cm,深40cm的种植穴;肥料在株间撒施后浇水;在生长管理过程中避免中耕培土。(4)免耕覆秸秆(NS)

4、,前茬香蕉收获后假茎叶片切断半米左右,置于行间裸露地;行间其他裸露地块用稻秆等农业废弃物覆盖,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施肥采用撒施后喷灌浇水处理。浇水方式用水带喷灌,各处理区域香蕉种植数量为200株,以单株为重复处理;2013年月5日23日完成种植工作,双行浅沟种植;种植密度为2.0m×2.0m,2500株/hm2(166株/亩)。1.2.2施肥方法表2不同处理的各肥料施用量试验中4个处理有机肥在种植前施入种植穴,每株用3.5kg做底肥(折成8760kg/hm2计算,试验中所用的奋机肥为课题组研制,经检测NPK总含量〉5%,

5、有机质含量≥45%)。当地蕉农施肥管理方式(CK)的处理,其香蕉生育期用肥总量见表2,共分4次施肥,2013年7月6日第1次(N、K各占20%),2013年9月24日第2次(N、K各占40%),2013年11月12日第3次(N、K各占30%),2014年2月4日第4次(N、K各占10%),所用P肥总量的50%伴随有机肥作为底肥施用,另外50%在第2次追肥吋同吋施用。DT、NT与NS三个处理所用P肥总量的50%伴随奋机肥作为底肥施用,香蕉全生育期施肥采用“多次少量”原则,在计划0标产量施肥总量下分9次施用;2013年6月20日

6、第1次(N、K各占5%),2013年7月10日第2次(N、K各占8%),2013年8月2日第3次(N、K各占12%),2013年8月30日第4次(N、K各占15%),2013年10月16日第5次(N、K各占15%),2013年11月27日第6次(N、K各占15%),2013年11月15日第7次(N、K各占12%),2014年1月23日第8次(N、K各占10%),2014年3月4日第9次(N、K各占7%)。另外50%在中后期与N按N:P2O5=1:0.35的比例施用。以当地前3年单株产量17.5kg,提高10%产量的基础确定计划0标

7、产量为48t/hm2,经Stanford测土计量施肥公式得出具体施肥量见表2。1.2.3调查与统计在香蕉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期、抽蕾期及采收期调查香蕉株高、茎围和青叶片数;2014年1月5日在所有处理抽酱超过1/3吋调查香蕉抽蕾率;2014年5月7日至5月18日采收果实,记录每株香蕉产量,同吋折算成公顷产量。1.2.4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汇总数据,DPS软件进行单因素显著性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香蕉生长性状分析前人研究表明,不冋耕作栽培方式对作物各个生育期生长性状有相应的影响作用。由表3可知,在营养生

8、长期NS处理分别比CK处理的株高、茎围大22%与13.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花芽分化期是香蕉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吋期,而此吋株高最小值为NK处理,与对照相比矮11.5cm,与NS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DK处理的青叶数最少,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