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

ID:27690717

大小:10.91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2-02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_第1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_第2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_第3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_第4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_第5页
资源描述:

《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内框架砖砌房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概述§6-2震害及分析§6-3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6-4房屋的抗震验算§6-5抗震构造措施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6-1概述定义:底部抗震墙砖砌房屋,是指底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为多层砖墙承重房屋。用途:底部为商业,上部为住宅的建筑。一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优点: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能较好满足建筑的功能需要。缺点:竖向荷载传递不连续,对抗震不利,属于竖向不规则的结构体系。一、底框-抗震墙结构的震害及分析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上部刚度很大,下部刚度较小,形成相对薄弱的底层,在地震作用下致使底层破坏严重。(鸡腿式)§6.2震害及分析我国近十几

2、年的强震震害表明,这类房屋的地震震害较为普遍,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1震害多发生在底层,表现为上轻下重;2房屋的震害规律是:底层的墙体比框架柱重,框架柱又比梁重;3房屋上部几层的破坏状况与多层砖房相类似,但破坏的程度比房屋的底层轻得多。§6-3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一房屋的体形房屋的体形应力求简单,平面最好为矩形,应避免立面以及局部高出屋面的屋顶间。平立面不规则引起的破坏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2室内

3、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数值适当增加,但不多于1m;二房屋的高度、层数和层高1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不能超过下表的限值。对于上部为横墙较少的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应降低3m,层数减少一层。房屋类型最小抗震墙厚度(m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7890.05g0.10g0.15g0.20g0.30g0.40g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多孔砖240227227196165————多孔砖190227196165134————小砌块190227227196165————2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

4、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三构件的抗震等级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和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要求;此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8度可分别按三、二、一级采用;多排柱内框架的抗震等级,6、7、8度可分别按四、三、二级采用。四上层砖墙的布置一般情况下应该上下连续,纵横对齐,下设框架梁柱支托。墙体构造要求于砌体结构相同。五底部框架结构的选型1不应采用内框架,不应采用纯框架结构,房的底部,应沿纵

5、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2纵、横框架应做到柱尽量选用正方形,梁柱节点用刚性节点。3施工优先采用现浇框架六抗震墙的位置和间距房屋类型烈度6789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上部各层同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181511—在底层剪力墙的布置时,不仅要考虑底层的对称和均匀,还要考虑上面几层的质心位置,使房屋的刚心和整栋房屋的质心重合。七框架柱网与上层墙的关系上

6、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I底部框架砖房抗震计算主要内容有:地震作用及层间剪力的计算底层侧移刚度的控制底层地震剪力的分配倾覆力矩的分配底层的刚度和强度§6-4房屋的抗震验算一地震作用和层间地震剪力的计算H1G1GkHk楼层地震剪力Gi这种房屋的特点是底层较柔,上层较刚,地震时在房屋的薄弱层将发生变形集中,使底部出现过大侧移的严重破坏,为减轻震害,抗震规范规定: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应沿纵向横向对称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且要求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不能太小。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剪力调整7.2.4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地震作

7、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侧向刚度比在1.2~1.5范围内选用。3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抗震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一)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式中V‘1__考虑增大系数后底层的地震剪力设计值γ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ζ地震剪力放大系数γ第二层与第一层的侧向刚度的

8、比6、7度时8度时K1,K2包括砖墙、框架、及混凝土剪力墙的刚度。框架的刚度剪力墙的刚度(二)底部框架抗震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