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

ID:27693896

大小:4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3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_第1页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_第2页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_第3页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_第4页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浙派琴乐”概念辨析“艺术流派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在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审美理想、创作原则、艺术风格等方面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结合的群体。”在艺术形成发展过程屮,流派是艺术形式高度稳定成熟后的产物。古琴凭借其丰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较早呈现出成熟的艺术形态,各种琴派也应运而生。早在唐代就出现了“沈家声”、“祝家声”等以琴家个人琴风为宗,及“蜀声”、“吴声”等以地域琴风为系的古琴流派。宋元时期则已进入琴派发展成熟期,期间“京师”、“江操”、“浙操”、“闽操”等琴派都已有全面发展,其琴乐风格及琴学

2、成就在当时琴界产生过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琴派发展与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明清时期总体来讲是我国古琴流派繁盛期,期问涌现出大量琴派,如:虞山派、广陵派、川派、中州派、绍兴派、岭南派、金陵派、诸城派等等,这些琴派在承袭前代琴派精髓基础上又冇较大的发展和超越,其中冇些琴派经数代传承至今仍琴韵不綴。至清末,在传统文化传承困境中,传统琴派也曾面临衰落局面。民国期间国内诸家古琴社团及其琴乐活动,使得一些琴派艰难地维系下来。异彩纷呈的琴派在发展历史上,据琴学理念及琴乐风格不同,留下大量琴曲、琴谱、琴论等珍贵琴学史料。以这些琴派

3、为中心聚集的琴人群体,则代代沿革、薪火相传,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存活并得以更大发展,由各琴派创立的琴乐传统一度成为琴乐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琴派在琴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及核心地位,其相关研宂及论述历来成就颇多。多数研宄者倡导琴派在历史及当代琴乐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并为其发展提供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引导及传承思路。对于浙地近现代以来新兴的“新浙派”琴乐,学界却鲜有进行深入学术探讨的研宄成果,对其进行学术探究和界定也就更加势在必行。在此,本文先从“新浙派琴乐”这个琴学概念入手,对其进行剖析和阐述。“新浙派”

4、从其概念源起上来讲,自然是与南宋时形成的“浙派”相对而言。在清中后期,由于浙派琴乐衰落及散播,使得其传承脉络渐趋模糊以致难以分辨:然而,清代浙地琴乐活动并未因此而辍断,并且先后出现过几个较有影响的琴学群体,其中自清乾嘉年间起以曹尚纲、苏?Z、戴源等人雅集活动为屮心的一支,在当时浙地琴界影响甚远,并且在流传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琴乐风格,这支琴人群体以《春草堂琴谱》为系得以传承发展。民国以后,以徐元0为代表的、以《春草堂琴谱》为宗的一批浙地琴人,在国A琴坛较为活跃引起琴界关注。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古琴

5、研究所对当吋民间琴家的采访与音乐收集工作中,查阜两、王迪、许健等人将其称为“新浙派”,以从琴乐传承脉络上区别于南宋“浙派”。王迪、许健的《采访古琴音乐散记》中,记述了今虞琴社为琴家查阜西举行的欢迎琴会上各派琴家的演奏情形,其中就述及“新浙派的姚丙炎先生”。此外,在文中作者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新浙派琴人根如禅师,文中对其记述如下:“在合肥我们见到了正出席安徽省政协委员会的委员根如老和尚。老和尚今年己有七十九岁的高龄了,他是古琴界的老前辈,也是新浙派的代表人物。在他十七岁那年即从歙县孤峰和尚学琴(清代浙派与宋代浙派不

6、同,故这里称之为新浙派),几十年来专攻《春草堂琴谱》。”文中特别强调“清代浙派与宋代浙派不同,故称其为新浙派”。自此之后,琴界关于新浙派古琴概念的涉及和表述,在多位琴家的论著中都有呈现,其中大多沿袭许健、王迪提出的新浙古琴概念,将其基本界定为近现代以《春草堂琴谱》为宗的浙地琴人群体及其琴风。在胡炳望《妙手回春一一记古琴家姚丙炎的打谱活动》一文中,也将徐元内及姚丙炎等琴家称为新浙派:“姚丙炎同志打谱的优点,在于能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很好地吸取各家的技法,特别能很好地继承发扬他老师徐元白先生(新浙派)的风格和技法

7、特点。”徐君跃、徐晓英《浙派古琴艺术》屮也提到:“张味真在给姚丙炎的亲笔信中说起,有人在给他的信函中说‘京方’传说‘仆等’(指他和姚丙炎、徐元白、根如和尚)为‘新浙派’。”此则资料,以史料为据,从当事人角度对新浙派古琴概念的出现进行确认。可见,在建国后琴界将以徐元白、张味真、姚丙炎、根如和尚等琴家为代表的琴风称为新浙派古琴确有其事。在吴钊著作《绝世清音》中对新浙派古琴做了如下介绍:“近百年来则以清代苏?Z《春草堂琴谱》及其传人新浙派人休法师及其弟子徐元白、汪建候等,称著于世。”在其文中还对新浙派琴家徐元白、姚

8、丙炎、徐晓英、叶名佩、徐匡华、姚公G、郑云飞等进行了相应介绍,是对新浙派古琴进行专门性学术介绍的重耍琴学资料。然而,在另外一些涉及新浙派概念的文论中,对浙派、新浙派概念的区分却乂显得较为模糊。我们以琴家徐元白先生为例,通过部分琴学资料的表述和讨论说明此问题。徐元白胞弟徐文镜在一则琴名释义中,对其兄緬怀如下:“先兄元白,弹琴五十年,入禅理,出化境,近推为浙派正宗,勒名记之,泫然出涕。”李风云在对张子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