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

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

ID:27711417

大小:61.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_第2页
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_第3页
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电视虚假新闻成因及对策——以安徽利辛“狗咬人”诈捐事件为例李姝婷吕自珍兰州大学【摘要】“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木原则,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但是在当下社会实践中,“失实新闻”、“虚假报道”的却屡有发生。木文以安徽利辛发牛的“狗咬人诈捐”事件为例,浅析了这则电视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防范等问题。【关键词】电视;虚假新闻;利辛“狗咬人”事件一、新闻事件回顾10月13日《毫州晚报》一则报道称:10月12日在安徽利辛,一名叫李娟的女子为救被两只恶犬追赶的小女孩被恶犬咬伤,牛命垂危。由于被救女童家长未站

2、出来,医疗费用巨大己无力支付,希望大家可以献出爱心帮助她。10月14日安徽卫视也进行了跟进报道并采访了自称是李娟丈夫的张宏宇,他向大家证实了李娟救人的经过,希望爱心人士可以帮助她。随着电视台和各大商业网站的转发,截止到10月17日早晨,张宏宇的受捐账户里已经有超过57万元的善款。10月20日一个自称“记者柯南”的媒体人爆料称这起新闻事件系为骗局,是为骗取大家的捐赠款而刻意编造的谎言,并没有什么救女孩的举动。李娟男友在10月20日下午承认自己撒了谎,李娟并不是为救女孩被狗咬伤,而是被他自家养的两条防爆犬咬伤的

3、。10月21日多家媒体开始追踪报道这起事件,央视《新闻30分》《中国新闻》《新闻肓:播间》《共同关注》多档节目进行了报道。二、事假报道中暴露的问题安徽利辛发生的“狗咬人诈捐”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信源单一,线索不实“信源”也就是信息的发布者。在新闻实践中,可靠真实的消息源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未对信息进行核实就刊播,是造成安徽利辛“狗咬人诈捐”这则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因素。在该事件中,新闻最初是由当地的《毫州晚报》发出,安徽卫视第一吋间进行跟进,在安徽卫视对该事件的采访报道中主要信息都来自

4、伤者男友张宏宇,除此之外,能够证实“狗口救人”事件的直接证据几乎没有。如果当事人由于受伤原因无法接受采访,那么事发地点在哪里?被救者去了哪里?当吋有没有目击者?狗的主人是谁?(狗的主人是不是也应该承担责任?)这一系列与事件相关的关键因素均未纳入记者采访报道的范围。媒体主动放弃了查实新闻事件内容真伪的义务,也放弃了进一步挖掘事件背后原因的责任,从而为虚假新闻打开了方便之门。随后各家媒体间互为信源、“共享”信息,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也纷纷转发,虚假新闻进一步扩散,致使后来多数热心人士被骗捐的严重后果。安

5、徽卫视作为电视新闻的首发媒体和当地媒体,拥有核实新闻事件的优越地理条件,也担负着核实新闻来源、事件真相的重大责任,然而在该事件中安徽卫视却成了虚假新闻得以传播扩散的助推器,突显出了在该事件采访中记者基本职业素养的欠缺。2、“把关人”理念的缺失采集信息、核实来源是新闻记者的义务,也是新闻记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记者这层“关卡”之外,刊播新闻的编辑也在新闻发布中担任着重要的把关作用。然而在“狗咬人诈捐”事件中,这两层最基本的“把关”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则新闻中至少暴露出来了事发地点、被救者、目击者、狗的主人

6、在哪里等四大疑点,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疑点重重的新闻稿件在后期的制作、审核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义。任何的报道都必须确保其真实性,尤其是向社会发出呼吁的这种具有引导作用的的报道更是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被损害的不仅仅是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还有受众在感情和经济上的损失。不经任何查证的播出,表面上是记者和编辑人员的疏忽大意,实质上却是把关人的缺位。电视媒体记者和编辑的把关作用的缺失使新闻造假者、造谣者获得了时机,受众被剥夺了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与此同吋,建立在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传播规律之上的媒体公信力也遭到了

7、质疑和破坏。3、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吋所表现岀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其中质疑和评估媒体播出内容能力在鉴别假新闻方面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起新闻事件中,受众在种种关键事实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并未进行独立的判断,导致遭受了情感与经济双重损失。三、防范电视虚假新闻对策分析(-)新闻媒体1、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西方自由报刊吋代,当吋为了面对西方自由主义权利的滥用、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日益严垂,以普利策为代表的

8、报业代表提出了报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而后经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想,新闻专业主义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核心内涵和具体操作规范的新闻理念。90年代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为电视媒体树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样本。但是,近年来在,新闻媒体的商业化、媚俗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媒体的公信力。在新闻操作过程中新闻记者编辑疏于采访,对核心信源不加核实,严重损害了记者的职业行为准则。因此,重塑新闻专业主义之精神则显得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