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

ID:27724548

大小:1.55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2-04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_第1页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_第2页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_第3页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_第4页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PR2010国际新指南修改要点及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时间就是生命-早CPR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

2、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2021/7/18一、CPR2010国际新指南修改要点CPR2010国际新指南指南证据评估流程来自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对复苏研究进行为期36个月的分析、讨论制作了包括277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总结2010年初召开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及治疗建议国际指南会议——德克萨斯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HAH)以中英文版形式,同步向全世界正式发布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2010版指南的年龄划分2021/7/18新生儿:出生后第一

3、小时到一个月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到1岁儿童:1—8岁成人:≥8岁(与2005版比较,没有改变!)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修改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2021/7/18早期识别和启动EMS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CPR2010国际新指南生存链:2005版2021/7/18生存链:2010版立即确认心脏停止并启动EMS尽早CPR,并强调先做胸部按压进行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新指南BLS部分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2021/7/18关于判断医务人员

4、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修改要点-11.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止的辨识能力医务人员应电话指导非专业施救者于患者「没有反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即仅有喘息)」时开始CPR,而无需检查脉搏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楚脉搏(如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

5、法准确地判断脉搏是否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修改要点-22.BLS的步骤由A-B-C→C-A-B(A打开呼吸道、B人工通气、C胸部按压)理由:A-B-C步骤中,胸部按压在急救人员打开呼吸道,取得隔离装置,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收集和装配通气设备时受到延误。C-A-B步骤中,胸部按压可较早开始,且通气的延迟可减到最短,即只需进行第一个30次胸部按压周期所需的时间,约18秒。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修改要点-2患者的初始心律多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关键措施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可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并缩短通气延误时间;利于第一目击者

6、(不会开放气道或不愿意人工呼吸的非专业人员)立即施救,可提高存活率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从A-B-C变更为C-A-B!通气之前实施胸外按压CPR2010国际新指南人工呼吸2021/7/18修改要点-33.刪除“看、听和感觉判断呼吸”步骤在提供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施救者直接打开患者呼吸道并提供2次呼吸。理由:依照新的「先提供胸部按压」步骤,CPR应于成人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执行。因此,在检查心脏停止时已短暂检查呼吸状态。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修改要点-44.胸部按压速率:由大约100次/分钟更改为至少100次/分钟。理由:CPR期间每分钟实施的胸部按压次数,是恢复自主

7、循环(ROSC)以及存活后维持良好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较多按压次数可提高存活率,而较少按压次数则会降低存活率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比保证按压速率更重要!CPR2010国际新指南2021/7/18修改要点-55.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胸骨的压下深度由4-5cm更改为至少5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分别约5cm和4cm理由:按压主要是透过增加胸內压并直接按压心脏以产生血流。按压至少5cm深度时较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