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

ID:27780336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_第1页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_第2页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_第3页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_第4页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及其相关启发  经济周期源于经营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一、引言  一直到20世纪七十年,现代凯恩斯理论和它的继承者始终在经济周期和政策稳定性的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波动首先是由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并且致力于解释和说明应该执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抵消需求的波动。  但是随后1973年和1975年的石油价格上涨和生产率的下降显示,供给一方的强烈震荡同样给经济周期带来很大的影响,以该理论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

2、特证明了供给一方,特别是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大于需求一方所产生的影响,即周期波动的根源在于供给,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成为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焦点。  文章借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加以分析。  二、实际经济周期的运用  (一)技术冲击的运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货币或虚拟经济的角度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而忽视了经济危机发生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因素。事实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

3、主导力量和杠杆,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浪潮的乏力甚至间断是引致美国金融危机及随后出现的全球经济下滑的内源性因素。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战后少见的持续性高速增长,其主导推动力量便是当时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重要创新带来产业利润率的上升和企业家乐观预期,进而带动了其他产业部门创新浪潮的出现和利润率的普遍上升,由此形成了当时美国经济的高速度和低失业率,使美国处于明显的经济周期上升期,这种经济的高速度、低物价和低失业率被认为是一种新经济形态。  但随着信息技术创新力的减弱,没有形成接续性的技术创新浪潮,导致产业投资衰落,新经济泡沫随之破

4、灭,经济周期进入下行期。尽管美国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刺激投资的措施,但也只能是延缓经济衰退的颓势,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衰退的趋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金融政策,但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情况看,这些货币金融政策只是暂时缓解危机的权宜之举而非治本之策。具体表现在:  第一,GDP增长乏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GDP增速由2008年的11.3%大幅降低,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历史新低6.6%。随着政府4万亿元刺激政策的实施,GDP增速逐渐好转,2009年第四季度增速达11.4%,2010年第一

5、季度及第二季度GDP增速都超过了10%,分别为11.9%和10.3%。但随着4万亿元投资带来的效果逐渐减小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的结束,从2011年以来,GDP增速逐季回落,2012年第二季度GDP增速更是首次跌破8%。  第二,三驾马车回落。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2008年开始三个指标不断回落。2005年以前,我国投资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一季度曾创下同比增长47.8%的记录。2006年以后增速呈逐渐回落状态,2012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创十年最低。同投资相比,消费增速一直较缓慢,在2008年一季度达到20.6%的峰值后又呈现回落状态。  2012年一

6、季度是5年来的最低增速。  我国的出口依存度较高,出口增速在大多时期甚至高于投资。由于金融全球危机的影响,出口在2009年的一季度出现了负增长,直接导致同时期的GDP增速也跌到了谷底。2010年虽有所回升,但2011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的恶化,国内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又再次降低。2012年一季度出口是十年中除2009年一季度外的最低增长水平。  (二)时间不一致性的运用。我国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后,实施了一揽子计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扩大内需的角度出发,刺激了国内经济,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另外,央行通过其货币政策,调控市场中名义货币供给,已达到提高利率和产出水平的预期。

7、  但在刺激经济的同时,过度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高通货膨胀、地方政府高债务、需求结构改变等问题日益严重。  第一,货币供应量增多。2008年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贷款的产生,使M1、M2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  其中,全球新增广义货币M2的规模中有48%来自中国,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高达52%。2009年中国的义货币M2增速高达27.7%。  第二,通货膨胀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表现在高速增长的CPI和房价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