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

ID:27814192

大小:281.7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6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_第1页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_第2页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_第3页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_第4页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高考总复习专项——语言文字运用小专题专题一扩展语句类型例题答案示例联词扩展型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主题扩展型“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具有君子品格。请任选一个为描述对象,写一段文字。要求:体现该对象的特点,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花。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不因错过美丽的春天而懊恼,不因没有蝴蝶伴舞而沮丧,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

2、续写补充型请从曹雪芹、贝多分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非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

3、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诗词素描型“米殉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幵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内)南山苍莽绵延,直到天边。山之颠,几缕如丝带般优柔的轻云飘荡着,给山增添了几许灵动与绰约。山腰上,一片苍翠中隐约透出几点秋叶的暗红。山脚下,田园里劳作了

4、一天的农入正何锄沿秋草满径的小道悠然归来。【课堂巩固训练】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2.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饱含着作曲家的伤感悲怆和对生活的热爱憧憬。请你以"二泉映月"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生动,120字左右。3.(2014-四川卷)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尚和精神。4.唐代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写道r绿树阴浓夏

5、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请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场景,80字左右。专题二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1.拟写一句话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必备因素:人物(或单新闻标题位、事物等)、事件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警惕"仕场经济"阻碍市场经济一一某海滨城市〃厕所风波"透视(双关)。压缩语段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一、阅读语段:把握中心层次(1)明确类型,确定中心(2)弄清结构,理清层次二、方法: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取法、转换法和概括

6、法1.提取法: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句作为答案。(1)舍次取主:舍去次要信息,提取主要、重要信息[应舍因取果,舍偏取正,舍否(否定性信息)取肯(肯定性或正面信息),舍材料取结论。]例如:提取下句的核心信息。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因而篇幅也不长果。根据舍因取果的原则,核心信息为:篇幅不长。(2)分层提取分层提取主要是针对那些信息点集中、结构复杂的句子采取分层次提取的办法。2.转换法转换角度有些重要信息是采用否定的形式表述出来的,这时要把否定的转换为肯定的,还有被动转换为主动,彼视角转换为此视角。替换词语原文中的信

7、息容量太小,或很具体,则需要用另外更合适的词语代替它们。3.概括法例: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该句介绍了海区的三个内容:位置、地形、水深。提取哪个都是片面的,只能概括为:海区特点。类型解读必备因素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主要信息包含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局)和体现的意义等方面。2.拟写新闻导语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

8、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舍去;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数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