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ID:27824293

大小:12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6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_第1页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_第2页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_第3页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_第4页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定呦曾发.月95^与2016-12-2013:25:15商业研%2016年8期俞静++徐霞文章编号:1001-148X(2016)08-0045-13摘要:相比于非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主要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股权集屮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正相关。在定增股解锁前,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相比于定向增发前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主要进行的是向上的盈余操纵,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正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制衡盛与盈余管理

2、Z间的关系不再显著。关键词:定向増发;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盈余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3-28作者简介:俞静(1969・),女,江苏南通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徐霞(1989・),女,山东日照人,河海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投资者情绪、盈余管理与定向增发效应研究”,项冃编号:12YJA630179: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木科研业务费项冃

3、“非对称信息视角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013B33114.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年來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宠。2014-2015年定向增发实现突破式的增长,发行次数Ftl488次增加到820次,募集资金总额首次超过万亿元。不同于首次公开发行(IPO),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特定的盈利性水平的耍求。但是为了防止参与认购的投资者在增发后立即减持套利,损害其他未参与认购的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对定向增发认购的股票有明确的锁定期的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认购的定向增发股份有

4、36个月的锁定期,其他投资者认购的定向增发股份是12个月的锁定期。定向增发的这些特殊监管政策,使管理层在定向增发前和定增般解锁前都存在着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定向增发主要是针对现有大股东的增发,因此进行定向增发之后各个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产生影响。因此,从股权结构的和度研究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盈余管理的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定向增发过程中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角度出发,研究由股权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盈余管理水平在定向增发前和解锁前的差异,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5、三个方面研究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一、文献回顾(一)定向增发前和解锁前盈余管理的研究由于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时不需要满足特定的盈利性水平,政策的诱导性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定向增发前并不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的动机⑴。但是Rock(1986)研究发现不同身份的投资者Z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棠握信息优势的一方会首先选择投资冋报高、风险小的投资机会,而处于信总劣势的一方往往获得的是投资回报低、风险高的投资机会,这样信息劣势的一方就会因投资损失而退出,导致发行失败[2],为此发行方就会给信息劣势方一定的激励措施以吸引他们参与认购。

6、因此,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为了弥补投资者在参与认购时所付出的信息搜集成本、锁定成木或者监督成本会给予投资者一定的折扣,因而会在定向增发前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王茂超和干胜道(2009)选取了199&2008年进行增发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不论是非公开增发还公开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前三年及当年均进行了显著地负向盈余操纵[3]。朱红军等(2008)对驰宏锌错定向增发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该公司在进行定向增发前1季度进行了明显的负向盈余管理,公司应计额明显小于行业平均水平[4]。国内外学者对于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股及公开

7、增发前和增发当年的盈余管理,对于定向增发解锁前的盈余管理的研究很少涉及。薛爽和郑琦(2010)的研究发现在定向增发锁定期解锁后,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投资者的减持比例与公司在解锁前的盈余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定向增发公司的盈余质量对机构投资者的减持决策有显著影响。章卫东等(2011)研究发现不同的定向增发对象减持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也不同,在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进行了明显的正向盈余管理;而机构投资者减持前,上市公司并没有进行显著地盈余管理活动。(二)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股权结构反映了上市公司持股股东的股权

8、分布情况和不同持股主体的性质。在股权集中度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掌握了超出其股权份额的控制权,使其具有了操控企业盈余信息的动机和机会,因而往往会为了追求口身财富而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5]。王化成和佟岩(2006)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值为45%,具有股权高度集中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