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ID:27827779

大小:81.8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6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_第1页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_第2页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_第3页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_第4页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摘要:“驮”字在湖北罗田方言里兼作动词和介词,作介词时相当于普通话的''被”、“遭受”,亦可作被动标记词。“驮”字被动义来源于其“遭受”义,“遭受”义又来源于其“背负”义。“驮”字被动句的结构特点与普通话严格意义上的被动句相比,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其句式语义有受动性、表结果性、歧义性等特征。这类句式主要分布于赣语区,以及受赣语辐射影响的江淮官话区,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很少见,体现了方言语法的自足性和系统性特征。关键词:“驮”字被动句;语义特征;语法化;罗田方言中图分类号:H172.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l671-

2、6477.2016.06.0035“驮”音[tho53],阳平,在罗田方言里兼作动词和介词。作介词时相当于有普通话的“被”、“遭受”,也可以作被动句的标记词,作用是表示被动。女口:(1)你出的馒主义,回去驮我老头子一顿臭?欤?骂)了。(1)你?w样地做,小心驮打。“驮”作为被动标记词,表示被动,可以引出施事,如例(1),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例(2)o本文讨论“驮”字被动句式,将其记作:NP1+驮+NP2+VP0其中,“驮”为被动标记词,“NP1”一般是位于句首的名词性成分,“NP2”是被动标记词所引介的宾语,一般也是名词性成分,“VP”是被动句式的谓语成分。一、“驮”字被动句的结

3、构特点(一)“驮”字被动句中的体词性成分NPl、NP21.体词性成分NP1A.被动句中的体词性成分NP1—般不省略,但可以承前隐现,如“你做么事的人,驮他打了”。B.被动句中的体词性成分NP1通常是有定的。如:(1)小红驮她娘嚼了。(2)细兵儿驮他老子打了一顿。C.被动句中的体词性成分NP1通常是指有生命特征的事物,一般都指人。如:(1)他驮老王打了。(2)猪驮我踢了一脚。NP1如果是无生命特征的事物,有些句式就不成立。女口:(1)柴驮老王走了。(2)面粉驮我踢了一脚。NP1具有限制性,不能是无生命特征的事物,这说明在罗田方言里,“驮”作为被动标记词语法化程度不高。1.体词性成分N

4、P2A.被动句中的体词性成分NP2主要表示动作的施事,也是可以省略掉的,如:(1)他驮?炮耍?他老娘厉害得很。(2)王老壳子驮表扬了,经理还给他发了先进证书。省略掉NP2是可以依据语境补充起来,如例(1)、(2)可以分别补出“他老娘”、“经理”。省略掉NP2则“驮”字句遭受义更强烈。B通常情况下NP2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具有生命特征的施事者。如:(1)他驮老师表扬了。(2)细毛儿驮老王批评了。二是动作凭借的工具。如:(1)他驮车撞了,满身都是血。(1)东西瞎放,我驮它?Q了一跤(摔了一跤)。上例中“车”、“东西”虽然没用生命特征,但是动作凭借的工具,谓语动作凭借工具可以对受事

5、主语产生影响。跟一般标记被动句不同,“驮”字被动句不能表示动作实施的原因。女口:(1)她驮好吃(嘴巴馋)害了,他婆婆把她赶了。(2)细讶儿驮风吹病了,只有送到医院去了。(一)被动句中的谓词性成分VP1•罗田方言“驮”字句中的谓语动词,相对于普通话中“被”字句来说,范围较小,一般都是使用频率比较高表处置意义的动词,基本可以穷尽列举,如:“打”、“喝”、“摔”、“?A”、“说”、“烧”、“骂”、“?月廉薄吧薄薄?“抢”、“偷”、“骗”等单音节动词,其他动词都不能构成被动句中的谓词性成分VP。如:(1)他驮别个看到了。(2)他驮你打伤了。(3)他的话驮你听见了。(4)他驮你有了。(5)他

6、驮你送行了。2•在罗田方言中,“驮”字句中谓语动词可以是“关杆动词”。普通话中的“被”字句谓语动词是一个音节时,前后一定得带上别的成分[1]。但是罗田方言里的“打、笑、骂、说”等常用单音节动词可以直接充当“驮”字句的谓语成分。女口:(1)你快走,莫驮别个打。(2)我这大年纪的人驮别个笑,丢人。(3)大早上的驮你骂,不吉利。(4)驮别个说,划不来。“驮”字句谓语成分一般都是单音节动词,与“被”字句发展初期一样,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被动句。3•除了上述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单音节动词“打、笑、骂、说”可以独用外,也可以前加状语成分,或者后加其它成分形成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一是前加状语成分。一般是

7、在动词前加上“?w”,例如:(1)他就驮你?w样儿?欤?真是好脾气。(2)你二苕啊,驮他?w样儿盘(整治)。二是后加补语形成述补结构。如:(1)我驮他气死了。(2)他驮风吹病了。(3)我驮他咬了一口。例(1)是后加程度补语,例(2)是后加结果补语,例(3)是后加数量补语。跟普通话中的标记被动句不同的是,“驮”字句谓语成分较少是述宾结构、连动结构,更少用于复杂结构中。4.跟“把”字句一样,除了上述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单音节动词“打、笑、骂、说”可以独用,以及在动词前加状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