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ID:27856788

大小:6.49 MB

页数:156页

时间:2018-12-04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_第1页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_第2页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_第3页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_第4页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8章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8.1风管内气体流动的流态和阻力8.1.1两种流态及其判别分析8.1.2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8.2风管内的压力分布8.2.1动压、静压和全压8.2.2风管内空气压力的分布§8.3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8.3.1风道设计的内容及原则8.3.2风道设计的方法8.3.3风道设计的步骤2§8.4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8.4.1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原理8.4.2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8.5通风管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8.5.1系统划分8.5.2风管的布置、选型及保温与防腐8.5.3进排风口布置8.5.4防爆及防火§8

2、.6气力输送系统的管道设计计算8.6.1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8.6.2气力输送系统设计计算教学大纲知识点:比摩阻、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方法;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通风管道内流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和压力分布规律;风道设计;系统划分;风管的布置、选择、保温与防腐;进、排风口布置;防爆及防火;气力输送系统。重点:通风管道内流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和压力分布规律;比摩阻、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系统划分;风管的布置、选择。难点:通风管道内流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和压力分布规律;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气力输送系统。34定义:通风管道是把符合卫生标准的新鲜空气,输

3、送到室内各需要地点,把室内局部地区或设备散发的污浊、有害气体,直接排送到室外或经净化处理后排送到室外的管道。8.0概述分类:包括通风除尘管道、空调管道等。作用:把通风进风口、空气的热、湿及净化处理设备、送(排)风口、部件和风机连成一个整体,使之有效运转。设计内容:风管及其部件的布置;管径的确定;管内气体流动时能量损耗的计算;风机和电动机功率的选择。设计目标:在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和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空气流动,使系统的初投资和日常运行维护费用最优。通风除尘管道4风机1排风罩5风帽1排风罩2风管有害气体室外大气3净化设备如图,在风机

4、4的动力作用下,排风罩(或排风口)1将室内污染空气吸入,经管道2送入净化设备3,经净化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通过风帽5排到室外大气中。6空调送风系统3风机1新风口室外大气2进气处理设备4风管5送风口室内如图,在风机3的动力作用下,室外空气进入新风口1,经进气处理设备2处理后达到卫生标准或工艺要求后,由风管4输送并分配到各送风口5,由风口送入室内。通风管道系统的确定主要包括:风管及其连接部件、风管形状和尺寸的确定、风管内风流流动的能量损失的计算、风机和电动机的确定。211´2´G1G2假设:管道两截面之间无流体漏损。流体在如图所示的管道

5、中:作连续稳定流动;从截面1-1流入,从截面2-2流出;连续性方程(equationofcontinuity)G1=G2若流体不可压缩,ρ=常数,则上式可简化为Aν=常数ρ1A1ν1=2A2ν2此关系可推广到管道的任一截面,即ρAν=常数上式称为连续性方程式。流体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成反比。式中d1及d2分别为管道上截面1和截面2处的管内径。不可压缩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与管道内径的平方成反比。或对于圆形管道,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出连续稳态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式如下:即:对于连续稳态流动系统,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输出该系统的总能量。理想

6、流体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gz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p/ρ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u2/2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动能。1、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三种能量可互为转换。2、当流速为0时,有流体静力学方程3、当为水平管路时,公式的变形?14同一流体在同一管道中流动时,不同的流速,会形成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流速较低时,流体质点互不混杂,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层状运动,称为层流(或滞流)。当流速较大时,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发生变化,成为互相混杂的紊乱流动,称为紊流(或湍流)。(1)雷诺数-Re式中:平均流

7、速v、管道直径d和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8.1风管内气体流动的流态和阻力8.1.1两种流态及其判别分析15雷诺实验示意图实验表明:Re≤2000层流(下临界雷诺数)Re>4000紊流(上临界雷诺数)中间为过渡区实际工程计算中,为简便起见,通常用Re=2300来判断管路流动的流态Re≤2300层流,Re>2300紊流16尼古拉兹实验:通过人工粗糙管流实验,确定出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曲线被划分为5个区域,即1.层流区2.临界过渡区3.紊流光滑区4.紊流过渡区5.紊流粗糙区(阻力平方区)。实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沿程能量损

8、失一方面(内因)取决于粘滞力和惯性力的比值,用雷诺数Re来衡量;另一方面(外因)是固体壁面对流体流动的阻碍作用,故沿程能量损失又与管道长度、断面形状及大小、壁面粗糙度有关。其中壁面粗糙度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