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

ID:27911516

大小:63.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_第1页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_第2页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_第3页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_第4页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救济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试述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及完善思路word版下载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及完善思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救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弊端日益显露:两套行政管理体制重叠,流通环节增加,经营成本上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2003年,国务院正式撤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贸委,并组建商务部,结束了内外贸分离的管理体制。在贸易救济领域,商务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反倾销、反补贴的存关事宜和产业损害调查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地方主管机关、中介组织和相关企业一、我国贸易救济体制的发展历程(一)贸

2、易救济法律制度建设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首次从宏观上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律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使我国贸易救济立法与国际止式接轨。1997年,国务院在参照关贸总协定《反倾销法典》新文本条文的基础上,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护措施条例》,标志着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制度正式建立。2001年,在我国正式加入WT0的当天,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上述三个条例分别于2004年被修订并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贸易救济法律体系

3、的初步建立。这三个条例参考了国外发达国家和WT0协定中的条约规范,分别在实体上和程序上作出规定,同时对贸易救济措施增加了“符合公共利益”方面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地区和产业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对我国特定地区和产业的保护。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颁布,增设丫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和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对贸易救济工作进行了授权和规范,并就争端解决、反规避措施等进行了补充规定,使我国贸易救济体制更加完善。(二)贸易救济的组织体系建设2003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内、外贸分离和进出口配额分割的管理体制,国内贸易与国外贸

4、易分别由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管理。我国加入WT0后,这种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弊端日益显露:两套行政管理体制重叠,流通环节增加,经营成本上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2003年,国务院正式撤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贸委,并组建商务部,结束了内外贸分离的管理体制。在贸易救济领域,商务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反倾销、反补贴的有关事宜和产业损害调查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地方主管机关、中介组织和相关企业应对贸易摩擦。2009年,“四体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即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相关企业之间按照“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快速应对”原则形成

5、的不同主体之间良性互动与右效配合的工作机制,以加大贸易救济力度,对外积极应诉,逐步消除不公平的贸易壁垒,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三)实践情况我国政府首次启动贸易救济实施机制是1997年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的新闻纸进行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WTO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是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受害国,同时也逐步成为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成员之一。自1997年至2009年底,我国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62起(按WT0统计策略为181起),反补贴调査8起。尤其是2009年商务部贸易救济立案、裁决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出现大幅增长,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8

6、起、反补贴调查3起;涉及化工、纺织等10个行业、55类产品;其中8起反倾销案件和1起反补贴案件已作出裁决;同年12月10日,商务部对自美国进口的取向电工钢的“双反”调查做出初裁裁决,使我国成为少数能全部运用世贸规则允许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WT0成员之一。二、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理由(一)贸易救济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根据《外贸法》规定,我国的贸易救济制度应包括针对进口产品的“两反一保”,应对外国不正当或不合理进口限制的出口救济制度,以及救济国内服务产业损害的国际服务贸易救济制度。但我国《外贸法》中仅仅针对“两反

7、一保”颁布了单行条例,没有关于应对外国不正当或不合理进U限制的专门法规和服务贸易救济法规,这是我国贸易救济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最突出表现。同时,《外贸法》在有关自然人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效力、非歧视原则适用范围和例外、配额分配外贸法方式、对外调查,尤其是国内企业申请贸易救济的法律程序和启动条件等方面均未做出详细的规定,这大大影响了该部法律的可操作性。(二)企业对贸易救济诉讼认识不够,起诉不积极我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存效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规则认识不够,常将国际经济竞争误认为是低价竞争;在自己的产品遭到国外产品倾销、补贴等贸易救济或贸易壁垒吋,缺乏运用法律

8、手段来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能力。(三)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的贸易救济信息服务系统仍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