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

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

ID:4405131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_第1页
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_第2页
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一、我国贸易救济体制的发展历程(一)贸易救济法律制度建设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首次从宏观上対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律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使我国贸易救济立法与国际正式接轨。1997年,国务院在参照关贸总协定《反倾销法典》新文木条文的基础上,发布《屮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护措施条例》,标志着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制度正式建立。2001年,在我国正式加入WTO的当天,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上述三个条例分别于2004年被修订并公布实施)

2、,标志着我国贸易救济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这三个条例参考了国外发达国家和WT0协定屮的条约规范,分别在实体上和程序上作出规定,同时对贸易救济措施增加了“符合公共利益”方面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地区和产业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対我国特定地区和产业的保护。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颁布,增设了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和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对贸易救济工作进行了授权和规范,并就争端解决、反规避措施等进行了补充规定,使我国贸易救济体制更加完善。(二)贸易救济的组织体系建设2003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内、外贸分离和进出口配额分割的管理体制,国内贸易与国外贸易分别由国家经贸

3、委和外经贸部管理。我国加入WT0后,这种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弊端FI益显銘:两套行政管理体制重叠,流通环节增加,经营成木上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2003年,国务院止式撤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贸委,并组建商务部,结束了内外贸分离的管理体制。在贸易救济领域,商务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反倾销、反补贴的冇关事宜和产业损害调查等,冇针对性地指导地方主管机关、小介组织和相关企业应对贸易摩擦。2009年,“四体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即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相关企业之间按照“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快速应对”原则形成的不同主体Z间良性互动与有效配合的工作机制,以加大贸易救济力

4、度,对外积极应诉,逐步消除不公平的贸易壁垒,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三)实践情况我国政府首次启动贸易救济实施机制是1997年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的新闻纸进行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WTO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是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瑕多的受害国,同时也逐步成为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成员Z—。ti1997年至2009年底,我国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杳62起(按WT0统计方法为181起),反补贴调杏8起。尤其是2009年商务部贸易救济立案、裁决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出现人幅増长,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8起、反补贴调查3起;涉及化工、纺织等10个行业、55类产品;其中8起反倾销案件和1起反补贴案件己作出裁决

5、;同年12刀10口,商务部对自美国进口的収向电工钢的“双反”调查做岀初裁裁决,使我国成为少数能全部运用世贸规则允许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WTO成员之一。二、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一)贸易救济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根据《外贸法》规定,我国的贸易救济制度应包括针対进口产站的“两反一保”,应对外国不正当或不合理进口限制的出口救济制度,以及救济国内服务产业损害的国际服务贸易救济制度。但我国《外贸法》中仅仅针对“两反一保”颁布了单行条例,没有关于应对外国不正当或不合理进口限制的专门法规和服务贸易救济法规,这是我国贸易救济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最突出表现。同时,《外贸法》

6、在有关口然人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效力、非歧视原则适用范围和例外、配额分配外贸法方式、对外调查,尤具是国内金业申请贸易救济的法律程序和启动条件等方面均未做出详细的规定,这人人影响了该部法律的可操作性。(二)企业对贸易救济诉讼认识不够,起诉不积极我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冇效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规则认识不够,常将国际经济竞争误认为是低价竞争;在自己的产站遭到国外产站倾销、补贴等贸易救济或贸易壁金吋,缺乏运用法律于•段来保护H身正当权益的能力。(三)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日前我国的贸易救济信息服务系统仍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反馈速度慢、敏感性羌等弊端,严重制约了贸易救济制度发

7、挥对企业与产业的预警功能和对国家利益的事前保护作用,致使贸易救济措施常局限于事后救济的范围内。(四)与贸易救济工作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廣乏人人降低了我国运用贸易救济的法律武器保护国内产业正当权益的效力。三、完善我国贸易救济体制的思路(一)健全贸易救济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细化具体条文规定一是颁布具体的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细化“两反一保”法律的关键条文;二是以实施细则和解释性规范的形式作补充,商务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