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ID:27946036

大小:1.3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复习课[核心知识回顾](教师用书独具)一、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①时间上:数量不断增长。②空间上:地区不平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划分: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2)分布: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但有一部分正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中间类型。(3)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人口政策。3.人口的迁移(1)概念: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

2、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的现象。(2)分类:人口迁移根据是否跨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5.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一个地区或国家利用本地及他地的资源,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生活消费水平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三种观点:乐观、悲观、介于乐观和悲观之间。6.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内涵: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条件:合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的生活质量。(3)意义:影响人口战略、人口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二、城市与城市

3、化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土地利用: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导致同类活动的高度集聚。(2)城市功能分区①特点:一般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②常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典型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3)形成的因素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等。②其他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等。(4)发展变化①初期:各个功能区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②后期:各功能区逐渐分类布局。3.城市的

4、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①标准: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②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2)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3)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等级高,职能多,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4)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地理位置、地形、资源、交通等。4.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含义:一个区域内,不同级别城市的空间组合。(2)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间距离越远。(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5.什么是城

5、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推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拉力。(3)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意义: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表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变化;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化对环境的改变①合理城市化可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

6、动对环境的压力。②过快城市化,使得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3)生态城市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2.农业地域的形成(1)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2)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3.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地区:亚洲季风气

7、候区。(2)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4.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5.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区位优势:气候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