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ID:28035643

大小:80.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_第1页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_第2页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_第3页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_第4页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温晓兰何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830001)【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袞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7%,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参数值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P<0.05)。结论釆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袞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014-02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所致,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而近年来医学界普遍关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许多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

3、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同时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气管插管的急性呼吸袞竭患者抢救治疗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1]。木实验旨在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为62.5±3.5岁,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温晓兰

4、何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830001)【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袞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7%,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参数值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釆用无创正压

5、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袞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014-02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所致,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而近年来医学界普遍关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许多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能够有效降低急

6、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同时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气管插管的急性呼吸袞竭患者抢救治疗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1]。木实验旨在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为62.5±3.5岁,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有自主呼吸,但浅而快,呼吸频率(31±7)次/分,心率(116&p

7、lusmn;15)次/分;②血气分析:PaO2<60mmHg,伴或不伴C02潴留;③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重症哮喘6例,急性肺损伤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8例,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3例;⑤患者自愿参与该实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原发疾病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①选择面罩时应根据患者

8、具体情况进行,固定头带,松紧度以患者能耐受II面罩边缘不漏气为适合;②根据患者的SaO2、潮气量与耐受程度的不同和不同的病因调整参数;③无创正压通气模式采用S/T,备用呼吸频率为15〜23次/min,吸气压力(IPAP)从6cmH20(lcmH20=0.098kPa)开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病情需要逐渐上调IPAP至15〜20cmH2O,呼气压力(EPAP)4〜10cmH2O,控制吸氧流量,一般给予30%〜50%氧浓度,维持SaO2在93%左右,病情好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