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行为研究综述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

ID:28094088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_第1页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_第2页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_第3页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_第4页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拖延行为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拖延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拖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对我们生活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拖延?是什么导致了拖延?相关理论对于拖延做何解释?本文将要回顾近年来有关于此的文献中一些研究结果,并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拖延;影响因素;理论解释;学业拖延  一、拖延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于“拖延”的定义难以统一。由于研究对象和情境的不同,研究人员对拖延定义的侧重点也不同。认可度

2、比较高的定义是: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繁杂的生活事件时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对计划要做的事不断拖延,在能够预料到拖延会导致恶果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具有自愿、回避和非理性[1]。  二、影响拖延的因素  年龄。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拖延行为会减少。O’Donoghue和Rabin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减少拖延。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

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责任心。责任心高的人做事坚决果断、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责任心高的人目标导向明确、坚持完成任务;而高拖延者倾向于不能正确估计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延迟任务的完成以及缺乏目标导向的活动。Simon[2]研究发现,不论是在自我报告法还是在观察法中,责任心与拖延之间的负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  焦虑。Solomon&Rothblum认为,随着任务期限的临近,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而为了减少这种焦虑,个体选择了拖

4、延,因此拖延是减少焦虑的一种方式[3]。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在远离期限时,拖延可以让个体焦虑减少,但随着任务期限的临近,拖延者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  冲动。焦虑是一种“行为抑止系统”,而冲动被认为是“行为激活系统”,冲动有时可以激励人们追求一些东西,但是过分活跃可能导致做决定太快、注意范围缩小的情况,这些将导致个体拖延行为。由于冲动让人更多关注即时激励,而忽略长期责任,因而冲动的人们更可能拖延。  抑郁和悲观。抑郁和悲观与神经质、非理性信念等关系密切,即悲观者常有一些非理性信念,而抑郁却被认为源于非理性信念[4]。抑郁者常常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快乐,容易缺乏能量并且不能集中精力

5、,使抑郁者完成任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完美主义。Onwuegbuzie通过研究研究生的拖延和完美主义发现,指向自己或他人的完美主义与拖延不存在相关,而“尽力满足别人对自己的期望”的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者与学业拖延呈显著相关。“拖延”这一行为模式常出现在完美主义者身上,表现出过度的准备,而迟迟无法开始执行。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

6、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任务特征。拖延包括自动从多种行为或任务中选择一种行为或任务。一般说来,对于个人越重要的任务越不会拖延;任务难度往往和任务复杂性相联系;任务难度也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多少,需要的知识技能越多,任务越复杂,人们越容易拖延;令人乏味、产生挫败感和怨恨的任务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家庭教育方式。已有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他们的学业拖延行为是相关的,专制的教育方式预示着孩子的拖延行为。这与前面提到的学业拖延是对权威、控制的反抗是一致的。  三、拖延相关理

7、论  精神分析的拖延观。从焦虑和自我防御的角度来看,个体一再拖延、逃避任务的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受到了威胁。一旦内在或外在的事件往往会打破心理平衡,便会产生大量焦虑。拖延可以看作是一种防御机制,是因为任务本身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而引起的逃避行为。面临任务时,个体无意识的采用拖延的方式,掩盖、伪装了拖延的真正原因,否认任务所引起的焦虑、无助、挫败、自责和不满阻断了个体对自身内部的感知,进而支持自尊,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