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

ID:28149518

大小:26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8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_第1页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_第2页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_第3页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_第4页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

2、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制造

3、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颁发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我国杰出的钢铁冶金专家和战略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获得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在获奖现场,当谈到自己最熟悉、也最关心的工程科技事业,徐匡迪心情颇为复杂。他指出,一方面,中国在传统工程技术包括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等领域,21世纪以来在世界上一直领跑,属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在新兴工业及工程科技领域,比如信息化、

4、人工智能、航天技术、医学工程等,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远。徐匡迪举例说,中国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公司很多,有些甚至做成了上市公司,但是人工智能的关键芯片却没有,还大量依赖进口,还有很多关键核心精密元器件都要靠从外国引进或者仿制。  一直以来,徐匡迪院士就对中国的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密切关注。早在几年前,徐匡迪院士就曾指出过国国家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存在问题。他指出,未来的中国经济将会经历一个换挡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而创新驱动是实现新常态的关键。    他还谈到“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

5、居世界前列。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以下内容摘自2015年徐匡迪院士在某参加某次讨论时的讲话。尽管现在大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其中谈到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将面临重要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一直以高速的状态发展,但未来的中国经济将会经历一个换挡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  曾培炎同志(原国务院副总理)在经研中心年会上有一段讲话,我引用一下,我觉得讲得很好。他说,“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投资驱动逐步转换到创新驱动。一

6、方面是改造老路,摒弃以往过度依赖于消耗资源能源等物质投入、不珍惜环境的高强度投入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开启新路,更多依靠人力资本集约投入、科技创新拉动,迈向质量提升型的发展新阶段。”从时间维度上看,新常态指的不是短期一年、两年,也不是长期的二十年、三十年,而是一个中期的概念。    因此,新常态是中国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创新驱动是实现新常态的关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则是创新驱动的重点。  美国的波特教授对后发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就是卖东西,卖矿石、出口矿石,同时也包括土地和劳动力,也是要素,搞开发区,你到我这儿来,用我这儿的原料、劳

7、动力,中国在这方面有个新的创造,就是搞“两头在外”。  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包括基础设施的国内现代化和外国资本投入。  这两个阶段基本上过去30年我们已经经历了。  小平同志讲要抓住机遇,这是非常正确的,如果现在再来搞开发区已经晚了,外资也不来了。现在西方的情况在发生变化,欧洲是经济增长乏力,走不出困境,美国由于页岩气、页岩油的开发,现在美国的能源比中国便宜,美国的工业用电相当于人民币(每度)1毛钱,他到中国来劳动力便宜,但是能源贵,我们的工业用电每度0.58元,所以他算下来,再加上由于机器人的普及,不用那么多劳动力,机器人24小时工作,不上厕所不吃饭,劳动密

8、集型产业机器人不停地做,机器人的投入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