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

ID:28201960

大小:79.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09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_第1页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_第2页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_第3页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_第4页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鶡冠子校注》读札(其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鶡冠子校注》讀札(其七)(首發)孟繁璞東南大學人文學院一、《天則》第四1.知(智)足以滑(汩)正,略足以恬禍。此危國之不可安,亡國之不可存也。(34頁)《校注》:“恬”,張之純云:“安也。言以禍爲安也”,吳世拱云:“同‘銛’,取也”。黃懷信先生意為“安靜、平息”。案:“安於禍”於義未妥,“銛禍”可備一說。今判“恬”為“招”訛字。首先,《天權》篇有“知(智)略之见,遗跋(拔)众人”一語,可見“知(智)”、“略”並舉,知本條“知(智)”、“略”二字無誤。其次,引文有“此危國之不可安,亡國之不可存”句,知“恬禍”與“滑(汩)正”

2、應屬同類,皆指“生禍”一類負面情形云云。此判“恬禍”當作“招禍”,以形誤。“招禍”與“滑(汩)正”構成互文關係。“招禍”一詞見於“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楚辭·九章·惜誦》),“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勸學》)。與之相關,“召禍”亦見於“欲位無危必得眾,欲無召禍必完備”(《呂氏春秋·恃君覽·驕恣》),“夫事有召禍,而法有起姦”(《新書·鑄錢》)。可見此詞文獻中數有用例。故本句當正作:知(智)足以滑(汩)正,略足以恬<招>禍。此危國之不可安,亡國之不可存也。二、《道端》第六2.貞謙之功,廢私立公。(97頁

3、)《校注》:“貞謙之功”,俞樾云:“當作‘謙臣之功’,方與上下文‘忠臣之功’、‘義臣’之功’、‘信臣之功’、‘禮臣之功’文法一例也。”黃從俞說,并認為“此‘謙’借爲‘廉’,蓋後人不識借字而誤改”。案:“貞謙”當即原貌。“謙”宜通“廉”;“貞謙(廉)之功”於義可通,無需改作“謙臣之功”。首先,《校注》黃“‘謙’借爲‘廉’,蓋後人不識借字而誤改”的解說,於義頗為顛繞。此處正文與所引諸家原不涉“廉”字,所謂“誤改”者不詳所指。另索“貞謙”、“謙貞”,以及“貞廉”、“廉貞”用例。“貞謙”僅見《鶡》書本篇,“謙貞”僅見《太玄經·少》“

4、測曰,‘韱其’‘得人’,謙貞也”。“貞廉”則見於《莊子·天運》“夫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少室周者,古之貞廉潔愨者也”等四篇,《商君書》“六蝨:曰禮樂……曰誠信,曰貞廉……”,《管子·四稱》“聖人在前,貞廉在側”。“廉貞”見於《楚辭·卜居》“誰知吾之廉貞”,《韓非子·五蠹》“廉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太玄經·竈》“測曰,‘黃鼎介’,中廉貞也”。序品上述,“貞廉”、“廉貞”用例,二詞皆指人的正直、信潔品行,彼此可視為同義詞。是故,從固定詞彙角度論之,本條引文“貞謙”即“貞謙(廉

5、)之臣”,篇作者只是為適應“信臣之功”、“禮臣之功”的四字行文格式,而將“之臣”二字省略。是故,本句可作:貞謙(廉)之功,廢私立公。三、《王鈇》第九3.(龐子問鶡冠子曰:)“泰上成鳩之道……與天地存,久絶無倫。”(162頁)《校注》:原句讀如上。黃注:“存,共存。久絕,久遠。”案:句讀有誤,當點在“久”後。同篇後有“功日益月長,故能與天地存久,此所以與神明體正之術也”黃懷信撰:《鶡冠子》卷中《王鈇》,《鶡冠子校注》[M],《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05頁。。可見“與天地存久”的表述。此處應同之。

6、故本句應斷作:泰上成鳩之道……與天地存久,絶無倫。4.(鶡冠子曰:)“周泊徧(遍)照,反(返)與天地總,故能爲天下計。”(168頁)《校注》:黃注:“總,合也、聚也。”案:“總”字當通“終”。首先,“總”確有“聚控”義,所謂“聚而縛之”(《說文·糸部》段注),文獻中亦時見“與天地總”近似表述。例如,“君子……總天下之要”(《荀子·不苟》),“以總一統”(《管子·五行》),“治倫理之序,總萬方之指”(《淮南子·要略》)。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條引文“反(返)與天地總”指的是成鳩氏遵循天的誠、信、明、因、一五項屬性以施治天下,而

7、非強調成鳩氏掌控天地。馬王堆帛書《經法·論》亦云:“人主者……不天天則失亓(其)神,不重地則失亓(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八正不失,則与天地總矣”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肆)》[M],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140頁。,也是在強調人主只有法天地、四時施治,方可以與天地“總”。基於此,“反(返)與天地總”之“總”非取“聚控”義。今證總、終,分屬精、章二紐,準雙聲,東部疊韻,讀音可通。又文獻可見“壽命无窮,與天地終”(《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陛下之德……與天地相終”(《漢書·爰盎晁錯

8、傳》),以及“以隨天地終始”(《春秋繁露·重政》)、“世世稱之而無絶,與天地終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皆使用了因循意義上的“與……相終始”。是故,帛書《論》當作“八正不失,則与天地總(終)矣。”本條引文亦當作:周泊徧(遍)照,反(返)與天地總(終),故能爲天下計。另外,《淮南子·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