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ID:28206138

大小:61.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1页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2页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乳手术(12例)和改良根治术(38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结果保乳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52.3±2.84)min、切口长度(4.2±1.65)cm、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均明显低于改良根治术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1.67%)明显高于改良根治术组;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采用保乳手

2、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美容效果。关键词: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美容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近年来,保乳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普外科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1]。本院于2011年开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本文就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验证保乳手术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肿瘤均为单侧发生,均经彩色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予以确诊[2]。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

3、,将50例患者分为保乳手术组(12例)和改良根治术组各(38例)例。其中保乳组年龄35~48岁,平均年龄(40.1±1.57)岁;左侧肿瘤7例,右侧5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TNM分期:I期7例.II期5例。改良根治术组年龄34~49岁,平均年龄(40.5±1.26)岁;左侧肿瘤23例,右侧15例;浸润性导管癌26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TNM分期:I期30例.II期8例。两组患者年龄结构、肿瘤部位、类型、T酮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入选患者均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备皮,术日晨禁

4、食水。改良根治术组患者在麻醉显效后,切除乳腺肿块,并以肿块为中心,切除距离肿块3cm以内的皮肤,包括乳头、乳晕等全部切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部分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保乳手术组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前用龙胆紫沿肿瘤中心向外作2.0cm的标记范围。麻醉显效后,分离皮肤,将肿瘤整块切除;随后切除肿瘤周围腺叶组织、肿瘤区皮肤,切除范围深迗胸大肌筋膜;在靠近乳头侧的切缘残端作标记,取切缘组织送实验室作快速冷冻切片检查[3]。如检查显示该切缘有癌组织侵犯,则继续扩大切除范围;继续作切缘快速冷冻切片检查,当切缘切片检查为阴性时,则停止切除,缝合乳头周围皮肤。保乳手

5、术患者的肿块如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则采取单切口;如肿块位于其他部位,则必须行双切口,一个切口切除肿块,另一个切口清扫淋巴。术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化疗,方案包括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阿霉素。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比较患侧乳房的美容效果及肿瘤复发率。1.4乳房美容评定标准参照Hams提出的乳房美容分类法[4],分为优(患者乳房外观正常,外形与对侧对称,乳头水平高度相差小于2cm)、良(患者乳房外观基本正常.双乳外形基本对称,乳头水平高度相差小于3cm)、差(患侧乳房明显小于对侧,外观明显不对称,两乳头水

6、平高度相差大于3cm)3个等级。1.5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