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ID:28304884

大小:4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摘要: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因为它指出了教学方向,规定课文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教学目标有效制定尤为重要。何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的具体化、明确化的过程。但当下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根据具体学情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没有提供保障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策略及评价工具。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制定教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小学语

2、文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导航仪、风向标。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就学过程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则影响教学的有效目标。通过反观我听到的众多节语文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近期我校举行的“‘教师业务能力’暨‘教坛新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对我乡语文教师上交的手写教学设计的查看,发现每一位教师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如这样表述教学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词。理解文中××等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感悟)××的道

3、理(情感、品质等)。4、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解得知,老师们备教学目标的习惯是照抄教参、依赖教参,是不假思索的,他们觉得教参就是准绳,无可置疑,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就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许多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注重在内容上斟酌,反复在人文性上思量,而缺乏语言训练、能力提升的意识和行为。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泛化或不当,教学效果不明显。仔细阅读新课标,我认为:有效制定新课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度、明确。(一)不能随意超越课标提出的年段要求。课标对小学

4、三个学段“阅读”-..目标的规定是: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显而易见,学段目标是逐层推进,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不能随意改变。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学一年级《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把课文中“艳阳天”“郊游”等词语的意思向学生严肃地解释了一下还不甘心,又把词语的意思用非常漂亮的楷体在黑板的右上

5、角认认真真地抄写了一遍,还带着学生读了几遍,让学生背下这些词语的意识。我想这位教师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适度,制定目标时,我们不能随意超越课标提出的年段要求,必须要符合或体现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既不能高也不能低,方法适当可行,并且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上述那位教师解释、告知学生“艳阳天”等词语的方法是不当的,还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背下“艳阳天”等词语的意思要求提得更不当。这样的教学不仅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还有一位参加“教坛新星”评选活动的老师,在教

6、学一年级语文《春雨的色彩》一课时,让学生去感悟作者用“落、洒、淋、滴”动词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既拔高了要求,使得学生觉得难度大,没了学习兴趣,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可见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有多重要。(二)同一个能力训练点在不同年级要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例如,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默读”目标的规定就是逐步提升的。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从“学习”到“学

7、会”,再到“有一定的速度”-..,目标要求拾级而上。默读是重要的阅读形式,是最经常、最常态、最自由、最持久的阅读形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默读的习惯、能力、品质需要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逐步养成和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随之作相应的改变和提升。(三)、目标制订要明确1、要求体现三位一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是课程的基本功能,也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体现的三个纬度。这一点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予以充分体现,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从基本功抓起,将“听、说、读、写

8、”的训练落到实处,使教学目标明确可行。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16课《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