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

ID:31450208

大小:10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制定  【摘要】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恰当并科学描述,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古诗教学基本原则为基点,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关键词】古诗;教学目标;原则;科学描述  众所周知,三维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内容。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

2、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在目前的古诗教学目标中,存在着重视“知识与技能”,忽略“过程与方法”,淡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往往只讲诗句表面意思,轻视诵读,略谈诗的创作背景,不谈意象意境,不欣赏诗词之美。  一、在古诗教学中,制订教学目标的原则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读得得法,读得正确。对于不同的诗,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诗的基调,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诵读,引导学生分清轻重缓急

3、,掌握顿挫,读出节奏。4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古诗教学,必须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所谓把握大意,就是让学生大体上明白诗写了什么内容就行。  (四)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文道统一,这是语言教育历来坚持的一条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使

4、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古诗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及古诗特征,应着重加强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不断吸引优秀的文化,树立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结合具体课例,说明如何制订教学目标  老师们在古诗教学原则基础上,制定三维目标,就容易许多了。以《题西林壁》这首诗以例,先看一下原来的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5、。  过程与方法: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描述“教学目标”时都会分三个维度来写。这说明教师遵循了基本原则,希望尽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教师往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得最具体,而对让学生达到的目标――“经过……过程,体验到……理解……运用……掌握……”是不能较好描述的。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难道不是能

6、力方面的目标吗?  那如何修改呢?  (一)老师们对“科学描述三维目标”的要点要明确:  1.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描述时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操作、可测量。  二是描述时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2.描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行为

7、主体――体现了谁?(学习者)  行为动作――做什么?(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支持学习的环境)  表现程度――做到什么程度?(行为的标准)4  3.教学目标的描述,也有专业的术语(如图)  所以,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调整为:  上面教学目标的表述,与前面教学目标表述相比较,主要目标虽然大致一样,但实现的途径却大相径庭,前者是要求学生达到的结果,而后者则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能力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达到“感受美景,感悟哲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利用

8、多媒体资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这一情感态度目标,是借助“阅读体验感悟”来达到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意图,而是将三维目标有机的渗透融合。  综上所述,在设计过程时,教师要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是不是遵循了古诗词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