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

ID:28351424

大小:8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9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_第1页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_第2页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_第3页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_第4页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专区热爱生命方清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表案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8热爱生命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三提供者方清华课时1课时学校厦门市马巷中学邮箱fangqinghua995@163.com一、概述《热爱生命》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自读课,所需课时1课时。这个单元均是名家的小说,以“人物画廊”为主题,要引导学生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小说的基础上继续了解小说体裁的特点,透过揣摩不同的塑造方法,全面把握人物形象,进而领悟作品的内涵,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篇文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的节选,讲述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靠

2、着顽强的求生意志活下来的悲壮故事。既是学生学习以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典范,又是第一单元“爱祖国、爱家乡”之主题与第三单元“生命”主题的衔接过渡。通过阅读,学生既能了解小说的人物塑造方法,又能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教育职能、教育价值,这是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在记叙文写作中充分运用心理和细节描写来突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实现智育中知识、智力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这是教学难点。二、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运用,积累“窒息、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2、熟练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3、品味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掌握塑造人物的方法。4、领会主

3、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过程与方法】通过圈点勾画式阅读和完成《讲学稿---课前先学》来达到预习效果,即先学;后教先以创设情景促进学生思考“生命”、“命运”;结合讲学稿再以品读批注式,训练评点能力,把握阅读方法;最后在小组合作探究与语文活动中,感悟“热爱生命的内涵”,实现从阅读到写作,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感受生命的伟大和人性的力量,体会到要热爱生命,要有感恩的心,有所追求,要坚强面对困难,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是所城镇中学,农村学生较多,外来农民工子弟也不少。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相当部分本地学生家庭环境优

4、越,意志不坚强,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差,遇到事情缺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困难面前表现较低落,又不善于解决。而家长要求较低,对学生学习抓不紧,方法不多,对犯错的孩子通常采用打骂的方式和言语攻击,缺乏耐心指导。但农村学生思想单纯,易受老师影响。外来农民工子弟多,家庭教育较跟不上,但以普通话为交际方式,阅历比较多,作文素材较多,易学好语文。本班学生到了初三,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迅速提高,思想活跃,喜欢听故事,看影视,但往往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忽视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初始能力:1、已有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3、有预习圈点勾画的习惯,简单批注能力。4、有小组合作的经验5、有速读的训练

5、经历。情感态度:临近中考,中等生以上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易疲软,但却“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暂困生,因希望较渺茫,易放弃努力,但却不自觉会受同龄人影响。本课的设计既要提高阅读能力,又要引导他们对困难的认识,决战中考。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的设计致力于“把握一个中心,体现双重工具”。1、一个中心——紧扣文本,抓住字句,质疑探究。2、双重工具:指语文是智能工具,又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通过学习,既以课本为例子,学会阅读,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对学生的观点、思想、信念、品格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语文科的效能。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学并重理念

6、下,笔者拟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并有机地结合。1、“反求诸己”教学策略:课前学生初读用圈点勾画方法自学课文,再完成讲学稿的课前先学部分,起到未教先琢磨课文,听课和老师见解引证、比较的作用。2、情境创设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上教师感染性的语言,营造阅读氛围。3、圈画批注式阅读策略和诵读品味法的结合:用于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人物描写的揣摩,继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达到静中有动,读中有思,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4、合作探究法:让学习小组从文字材料中筛选判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联想想象,研探交流,大胆质疑,创

7、意阅读,以挖掘作品包含的人文内涵。5、启发式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步步诱思,生本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本校语文组几年来与集大文学院进行多方合作,特别在张哲英副教授带领下,共同合作了“善读”等市级课题,全校师生参与同一专题性课题的研究,形成了较浓厚的教研氛围,语文教学富有校本特色;笔者比较喜欢学生,与学生相处既像他们亲和的母亲,又如他们亲密的朋友,师生关系融洽;所教班级成立了铜豆文学社,定期开展文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