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

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

ID:28382770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_第1页
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_第2页
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王充孙峰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家小学255321摘要:创新己成为推动课改进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一是对教材的解读与使用,做到和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用活教材;二是注重方法的探究,讲求实效,做到激发兴趣、关注差异,做好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快感;三是课后反思不容忽视。关键词:创新教学解读教材探究方法反思改进如今,创新己成为推动课改进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面对特殊的地域和独特的文化背景,乂该如何创新呢?我认为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不

2、断创新。一、教材的解读与使用1.改编情境图与单元编排顺序,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现行的教材版木,不管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的实际教学。扎根于农村学校,面对的是一群有其独特生活空间的学生,真正能引起感知的是他们所熟悉的农村环境。而多数教材普遍体现出浓厚的城市化气息,很难融入农村孩子的视野。因此,在保留基木知识点的基础上,要赋予情境图更加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能从实质上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增设练习题目。与传统教

3、材相比,现行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主要突出了开放性、探讨性、趣味性的特点,让学生“说”得多、“做”得少,合作探讨的题目多、独立完成的机会少,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学生独立解题能力的提高。增设一定数量的练习,可弥补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二、方法的探究与实效1.课题导入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中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导入就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太直白,学生就会陷入不能自主的泥沼中,被动接受,效果可想而知。从角色换位的角度思考,导入要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探宄为主,或张扬,或含蓄,或隐蔽0标。1.关注学生要冇差异性。要

4、走出师道尊严的传统,新世纪的教育呼唤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情感、态度的关爱上是平等的,但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要有一定的倾斜。因为学生虽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困扰,其能力的形成差异较大。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当然,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各个环节上给予更多的关爱。2.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数学是一门抽象思维的科学,单纯的演绎、推理永远味同嚼蜡。重复单调的歌曲,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其他学科

5、的知识,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如增加美学知识,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愉悦;融入自然知识,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流动的线条、优美的乐曲无不是他们愿意涉猎的范围。当然,知识的渗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需求。3.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快感。学习任务的完成并不等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为了激发更大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1)充当“小老师”。此法可谓一举双得,教的学生能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有自豪感,被教的学生会因获得帮助而欣慰。(2)作业批改忌用错号。错号意味着失败,一个无情的符号可能

6、会造成理智上的消沉。出错后可用“、”作记号,还学生一次打对号的机会。这不单单是视觉上的成功,更是一种自信增强的快感。(3)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教学需要解惑,就不能苛求学生的发言全部是正确的。不管对与错,教师都要作适当的评价。要让学生坚信:思考了就是一种成功。三、课后反思不容忽视离开热热闹闹的课堂,静心反思,总会发现每一节课都奋很多遗憾。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杏形成、情感与态度是否得到慰藉都是教师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纪律乱时”、“气氛不活跃时”、“效果不理想时”,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更值得我们探讨。1.课堂纪律的“乱”。

7、对此,是用教师的威严去震慑,还是靠制度去约束?二者都不可取。“乱”的根源是你在学生中没有树立威信,学生不从心底里崇拜你,所谓“尊其师,信其道”;或者是你的教学方法太单调、枯燥,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是治乱之本。2.气氛不活跃。多数教师把课堂气氛的不活跃归咎于学生,总认为学生基础差、难启发。孰不知,教师才是气氛的真正调节者,不给学生创造思维活跃的空间,一切都让他们循规蹈矩,他们只能保持沉默。这种无言的反抗令你烦恼,更让学生沉闷。我们何不多一点笑脸、少一点制度,让学生阳光灿烂,多呼吸一些自由的空气。3.

8、效果不理想。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教师表演了多少种方法,而在于学生要学有所得。否则,花样再多也只能如过烟眼云,课上轰轰烈烈,课后一无所得。作为年轻教师都有这样的冋感,方法不能模仿,也不能形成模式。事物总是在变化中发展,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正如饭菜之于人的胃口。要想教学能求得实效,方法就应是流动的、变化的。教学是流动的生命,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没奋创新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