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

ID:28388723

大小:73.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_第1页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_第2页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_第3页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_第4页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素质及其教学策略【摘要】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要弄清语文素质的内涵。语文素质的内涵很多,有些学校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也有些在教学过程中被忽略,比如理解与运用能力、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艺术市美情趣。素质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授,但素质必须培养,而培养必须经过主体的内化。为此,摒弃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里自悟自得,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教学策略主体内化【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49-02现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

2、,语文教育也应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质,如何培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质”。《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是: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教育领域中,素质重点指的是第三个定义,即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学生从不谙世事的孩子进入校门,到踌躇满志的青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校园里十余年的时间。这十余年漫长的时间他们究竟要做什么?一言以蔽之,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奉献做

3、好准备。准备些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准备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应具备的能力、所应具备的素养。返璞归真,除去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得到这个结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素质。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自然是从它的角度来培养人的素质的,这个角度就是语文素质。那么语文素质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权威性的文献,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解释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木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

4、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门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素质内涵很多,涉及诸如听说读写的技能、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还冇思想品德、创造能力等因素,这些方面都非常重要。在许多方面学校语文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如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是从这门课设置至今都一贯重视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方面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角度有所偏差。现试分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课程标准还

5、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对其他课程的作用主耍就体现在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上。现在各种科冃的学习都提倡以自读为主,以研宄探讨为主,而自读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人小,研宂探讨除了理解之外,还要求适当的表达。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语文素质特别高,理解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去阅读其它科目的文木,无论是历史、政治这样的社会科学,还是物理、化学这类的自然科学,必定学习时间比常人短,学习效果比常人好,因而学习效率也比常人高。反之亦然,一个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障碍,

6、对于同一项知识内容,必反复阅读,耗费时间和精力,最终即使有所得,也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这个工具性体现在何处?如果经过语文培养的学生,在阅读自学其它课目时还有如此的障碍,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失职。研究探讨有所得,却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出来,但表达不清,容易让人误解,或者表达清楚,但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大,都是语言运用方面的障碍,这种障碍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在社会工作的时候,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语文教育就是要避免学生在这些方面遇到不该有的障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在

7、测试考核巾解答阅读题和表达题的能力并不完全一致。衡量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需要在实践中,而不是在卷面上。这方面,学校教育的重视角度冇所偏差。观察分析思维能力。有人曾经这样说:“学会语言就是学会思考,不仅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且因为像许多语言大师所相信的那样一一学会一种语言就是学会一种世界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语言模塑思维模式,思维反构语言模式。”辜正坤在《语文教学与中华的命运》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正是要进一步磨砺中华少年对中华语言音形义尤其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使一代新人在时空观屮获得更

8、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淸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正是奠定一个中华人在这方面的语文根底的最关键的阶段。”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学习语言和学习思维也必定是密不可分的。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情况则是割裂了这种联系,问题设计和答案设置都很机械,而解题式思考过程繁琐了不应该繁琐的东西,却简化了不应该简化的地方,从现在多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