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ID:28474414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平凉十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命题人:杨天英审核人:曹胜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市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入“世界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2、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字的雏形⑤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①③④⑤  D.①②④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改善原始农业的发展D人工取火的实现.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顶洞人  B大汶口人  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A.蚩尤  B.舜  .黄帝  D.炎帝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

3、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发展经济B.勤政爱民.重视教育D.增强军事力量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东省有《齐鲁晚报》,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B.禅让制.世袭制D.郡县制9.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A.四羊方尊B.青铜立人.人面鱼纹盆D.司母戊鼎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错误的有()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B.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D.阻碍了社会发展11.作

4、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③B.②③.②④D.③④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D.建立县制13.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一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白渠D.大运河14.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A.“仁”B.“无为而治”.“

5、兼爱”“非攻”D.“法治”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孔子——《论语》——“仁”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16.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17.秦朝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基于以下哪一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科举制D.厂卫制18.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字的是那一种?()A.甲骨B.大篆.楷书D.小篆19.下列关于秦朝

6、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度.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货币D.它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直接推翻20.从修建骊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于()A.繁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

7、天府之国”。(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4分)(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3分)(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治国”。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