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

ID:28521880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_第1页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_第2页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_第3页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_第4页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_第5页
资源描述:

《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中国网china.com.cn  时间:2007-09-20  发表评论>>光明日报国学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主办时间:2007年9月6日地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演讲人简介:黄爱平,广西桂林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历史学科组副组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清代学术、历史文献学。著有:《四库全书纂修研究》、《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朴学与清代社会》等。在辨

2、伪学史上,判定伪书有多种方法,其中得到学者公认并被奉为经典的有八种,这就是“辨伪八法”。“上自皇帝经筵进讲,下至蒙馆课读,没有一天不背诵它。忽焉真赃实证,发现出全部是假造,你想,思想界该受如何的震动呢?”戴震把古音学的知识运用于群经字书的训诂中,打破前人“即形求义”的框框,而注重从声音上探求字义,这就是训诂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训诂方法:“因音求义”中国传统儒学在宋明时期是以理学为主,到了清代,则以经学为主。由于清代的主流学术主张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师经说,所以清代的经学被称为汉学;由于汉学以文字音韵、章句训诂、典章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

3、朴实的经史考证为研究方法,学风朴实谨严,故人们又以朴学概而括之;就其研究方法而言,清代的经学研究尤为重视证据,强调考证,几乎“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因此又称之为考据学;由于清代汉学在乾隆、嘉庆时期发展至高峰,成为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所以又被称为乾嘉汉学或乾嘉学派。我们把清代学术的讲题定名为“乾嘉学案“,其涵义也在于此。任何一个时代的学术,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独特之处。我们今天讲的“乾嘉学案”,就是要从“乾嘉汉学”来看传统儒学在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其特色。一、乾嘉汉学的渊源.

4、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中国网china.com.cn  时间:2007-09-20  发表评论>>光明日报国学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主办时间:2007年9月6日地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演讲人简介:黄爱平,广西桂林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历史学科组副组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清代学术、历史文献学。著有:《四库全书纂修研究》、《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朴学与清代社会》等。在辨

5、伪学史上,判定伪书有多种方法,其中得到学者公认并被奉为经典的有八种,这就是“辨伪八法”。“上自皇帝经筵进讲,下至蒙馆课读,没有一天不背诵它。忽焉真赃实证,发现出全部是假造,你想,思想界该受如何的震动呢?”戴震把古音学的知识运用于群经字书的训诂中,打破前人“即形求义”的框框,而注重从声音上探求字义,这就是训诂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训诂方法:“因音求义”中国传统儒学在宋明时期是以理学为主,到了清代,则以经学为主。由于清代的主流学术主张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师经说,所以清代的经学被称为汉学;由于汉学以文字音韵、章句训诂、典章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

6、朴实的经史考证为研究方法,学风朴实谨严,故人们又以朴学概而括之;就其研究方法而言,清代的经学研究尤为重视证据,强调考证,几乎“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因此又称之为考据学;由于清代汉学在乾隆、嘉庆时期发展至高峰,成为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所以又被称为乾嘉汉学或乾嘉学派。我们把清代学术的讲题定名为“乾嘉学案“,其涵义也在于此。任何一个时代的学术,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独特之处。我们今天讲的“乾嘉学案”,就是要从“乾嘉汉学”来看传统儒学在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其特色。一、乾嘉汉学的渊源.

7、明清之际,社会动荡。占据思想界统治地位数百年之久的宋明理学迅速走向衰颓,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以挽救社会危机为目的,以朴实考经证史为方法的实学思潮勃然兴起。大家知道,到明中叶,王阳明的心学取代理学的主导地位而风靡一时,成为明代中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潮流。但是,心学发展到后来,却日益走向极端,形成一种清谈空疏的风气。士子不读群书,不讲经世,只知空言心性,造成了严重的学术危机。接着,明王朝大厦轰然坍塌。东北满族政权挥师入关,明清易代。严酷的社会现实,促成了整个学术思想界的觉悟和警醒。许多学者从现实和理论的反思中,深刻认识到心学以及理学的弊害

8、,不同程度地对包括心学在内的整个宋明理学进行修正和批判。在各种批评声音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其一,批判心学乃至理学的空疏学风,认为它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最终导致误国误民的严重后果。这一点可以说是明末清初学人士子的共识。其二,指斥心学及其理学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