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

ID:28561783

大小:3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1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_第1页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_第2页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_第3页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_第4页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暨食用菌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地建设方案(草案)为充分发挥我市高海拔低纬度、气候湿润、植被丰富、特别适合竹荪、香菇等菌类生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裂变式发展,打造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地,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效益显著提高,为实现市委作出的“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战略目标,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以“扬主题、建高地、促转型、奔小康”为工作重点,以龙头企业带动、工厂化生产驱动,专业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方式,努力构建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

2、精准脱贫”高地,助推毕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按照建设1个市级食用菌发展研究中心,重点打造以大方、威宁雪榕为引领的两条示范带,推动其他县(区、管委会)分别建设1个300至500亩生产核心食用菌辐射基地,带动专业合作社种植全面发展,建成我市香菇、木耳、金针菇、竹荪、天麻、灵芝等多种菌类产业链连接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工厂化、标准化专业合作社,形成农民共同推进、共同发力、遍布我市农村的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新模式。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65万亩、总产量95万吨、总产值130亿元,其中以海鲜菇、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10万亩(12.5亿棒、袋)、产量(鲜菇)94万

3、吨,竹荪55万亩(冬荪50万亩、红托竹荪5万亩)、产量(干重)1万吨。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建成10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核心基地,100个食用菌种植示范区,培育食用菌生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含省级龙头企业达10家),专业合作社200家以上。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着力培育我市食用菌知名品牌,把毕节市建成全国最大的海鲜菇、竹荪、天麻基地。三、重点工作(一)着力抓好食用菌科研和菌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市内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科研设备、技术团队,加强同上海市农科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建

4、立既有高学历高职称技术人才支撑、又有一线实际操作人员参加的科研团队,打造既有外来人才合作、又有本土专家参与的食用菌研发中心。一是采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完善我市特有的天麻、冬荪、竹荪等食用菌种质资源和信息库;二是收集国内外优良栽培菌株与野生资源,应用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等手段对种质的遗传多态性、生理特征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菌种生物样本和生产性能信息库,保存宝贵的种质基因和物种资源,到2020年,收集、整理、评价种质资源100-200份,为育种和生产开发做好基础工作;三是研发适宜我市自然气候、市场潜力好的食用菌品种,制定我市食用菌主导品种

5、生产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推进我市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四是研究用草腐菌替代木腐菌技术,减少木材使用量;五是开展食用菌废弃料再利用技术研究,推动食用菌产业生态化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开展食用菌高效配套技术研究,拉长食用菌产业链,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二)切实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扶贫能力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一是菌种基地建设。支持大方雪榕、威宁雪榕和黔西高原蓝梦菇业有限公司扩大菌种生产规模,逐步满足10万亩(1.25亿棒)食用菌生产需求;支持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扩大冬荪菌种生产,逐步满足50万亩冬荪种植需求;支持贵州织金西南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扩大红托竹荪菌种生产,逐步满足5万亩竹荪种植需求

6、。二是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4个省级食用菌农业园区(威宁雪榕、大方雪榕、黔西蓝梦菇业、织金西南联合)和乌蒙腾菌业在大方和百里杜鹃的2个冬荪基地、七星关羊肚菌基地的扩能建设;扶持改造提高现有22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能力;引进扶持有实力的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空置厂房,建成4个以上的食用菌工厂基地;扶持引导烟草专业合作社利用全市近6000亩烟草育苗大棚闲置季节发展食用菌生产;利用资源条件好的乡镇结合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引导贫困农户参与实施食用菌种植、发展食用菌产业,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我市扶贫攻坚的支持产业之一。三是原料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退耕还林

7、、“绿化毕节”等林业工程,在适宜区域大力发展食用菌速生林80万亩,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根据食用菌原料对玉米芯及作物秸秆的特殊需求,利用全市发展玉米种植400余万亩、豆类种植200余万亩、烤烟种植50余万亩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三)切实加强食用菌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按照“产业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的要求,一是着力加强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水利设施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以双回路供电,增建变电站等措施切实保障食用菌企业生产电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