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逼近的脑中风

步步逼近的脑中风

ID:28588573

大小:51.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1

步步逼近的脑中风_第1页
步步逼近的脑中风_第2页
步步逼近的脑中风_第3页
资源描述:

《步步逼近的脑中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测血管年龄知脑中风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住宅中的自来水、煤气管道一样,用得时间长了,管内壁就结垢、生锈。胆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积以后,血管柔韧性降低,血液流动受阻——目前心脑血管病已占死亡原因的前二三位,其直接因素就是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硬化最初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所以很难掌握病情。最近国外出现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心脑血管情况,这就是自测血管年龄。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最近,一些20几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年龄竟高达四五十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但只要接受治疗

2、,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血管仍然可以重返青春。血管年龄自测表:1.最近情绪压抑。2.过于较真。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4.偏食肉类。5.缺少体育锻炼。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7.爬楼梯时胸痛。8.手足发凉、麻痹。9.经常丢三拉四。10.血压高。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动脉不“流通”肠子也中风www.39.net2007-12-2639健康网社区高龄老人中不少有高血压

3、、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力军”,因而“肠中风”病人九成是高龄老人。人们一般所说的中风,指的是脑中风,其实,中风不仅会发生在心脏及脑血管,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溢血或栓塞,表现在眼睛上会是“眼中风”,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表现在消化道就是“肠中风”,医学上称为肠系膜动脉阻塞。中风可发生在很多部位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腹腔内有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枢纽”,如果这两根血管因硬化严重,被血栓阻塞,长时间的“交通堵塞”就会导致某段肠道因血液和氧供应严重

4、不足而溃烂、坏死、出血,发生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大多发生在高龄老人中。这是因为高龄老人中不少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力军”,因而“肠中风”病人九成是高龄老人。“肠中风”发生时,病人腹部急性剧痛,就好像肚子被什么人的手紧紧抓住那样,并排出鲜红色粪便,患者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这种腹痛和便血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除腹痛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日渐消瘦等症状,病情常迁延数月甚至更长。不及时救治可致肠坏死一般肠中风发作前都有一些征兆,如饭后常有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每次持

5、续一两个小时,摄入脂肪过多或饱餐后症状加重,持续时间也较长。脑中风如果不及早抢救,其后果可能是瘫痪、痴呆、性命不保;眼中风救治不力,视力会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而肠中风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急性肠坏死,肠子全部发黑,患者呈休克状态。此症用药物不能根治,必要时只有考虑将缺血的那段肠子做手术切除,严重者从此只能依靠鼻饲供给营养,给病人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剧烈腹痛和血便要小心和脑中风、眼中风等动脉栓塞一样,肠中风的治疗贵在一个“早”字。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表现与其他类型的慢性结肠炎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一般的医师很难一下子把它们鉴别开来。对老年患者来说,

6、只要记住:发现突发的剧烈腹痛和血便,就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特别是肥胖者或有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度较高者特别需要注意。肠中风虽然不是十分多见,但发作时来势凶猛,后果不良,故应引起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注意。预防方法首先是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平日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控制体重,适度体力活动,情绪开朗。其次,加强对肠中风的预防意识,如近期经常自觉饭后腹胀、隐痛、不适,服用消化药无效,且反复发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