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ID:28778408

大小:2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4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1页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2页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3页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4页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引例,探究发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理解、记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强调公式中角的任意性,公式的结构特征);(3)学会灵活运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及求值。●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从具体事例,借助已学知识探索出数学公式,使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现过程,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

2、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化简、求值)。难点:公式中角的任意性,学会角的变换,创造运用公式进行变换的条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小朋友乘坐摩天轮(半径为20m),由B点旋转到A点,他发现自己的投影的变化如图所示,问:他旋转了多少角度?精品精品环节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1】:已知xyOAB,。【问题2】:需求角,可先求其三角函数值,如

3、:;试问:成立吗?【反例】:我们应该去探索得到正确的结果!【问题3】:比如求的值。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有利的准备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1:为了求得引例中的旋转角度,我们联系已学过的关于求角度相关知识,同学们联想到什么知识?公式的推导方法有多种,借助向量的数量积,可以简洁地推导出正确的结果。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单位圆O,以为始边作角,它们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xyOAB,点坐标为,)从引例出发,带着问题探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4、,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结论,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品环节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由向量数量积公式变形,有。。(以上推导是否有不严谨之处?应如何补充?)由向量数量积的概念,角;由于都是任意角,也是任意角,但是由诱导公式,总有一个角,使若,为的夹角,=若,则为的夹角,=培养学生思考的严谨性,学会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结论得出公式总结(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对于任意角,都有可以简记为回到引例:若要求,只要已知;或中各一三角函数值。回到问题3:求=(公式正用)强调了角

5、的任意性。从引例发现问题,探究结论,进而解决引例中的角度问题,前后呼应。精品知识应用例1:⑴求⑵求=(公式逆用)⑶化简本题由学生回答环节教学设计设计说明知识应用例2:已知,,,是第三象限角,求。(公式正用)【变式1】已知是锐角,,求的值。(公式变用)【变式2】已知,求的值。【变式3】已知,,求的值。教师点拨,学生板书过程。学生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这是三角变换的基本要求记忆公式,从结构特征入手,注意公式的应用应该从公式的“正用,逆用,变用”着手。通过变式训练目的引导学生能从观察角度入手,寻找解题思路,培养学

6、生的整体意识注意:求三角函数值时,应该注意角的取值范围。精品课堂小结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注意:1.运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解决问题时要做好角的文章,包括角的范围的确定,角的分解或合并等问题;2.化简问题(一般指公式的逆用),根据被化简式子的结构,选择三角公式进行化简。感悟收获作业布置:作业布置突出本节课知识点,适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