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

ID:28802957

大小:16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4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_第1页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_第2页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_第3页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_第4页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选修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微生物的利用(20分钟 50分)1.(12分)(2015·赤峰模拟)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应采用无菌技术,防止培养物被微生物污染及        被微生物感染,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洁和    处理。(2)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2、     。(3)Ⅰ号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若Ⅰ号培养基中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4)部分嗜热菌的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填“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该过程的目的是    目的菌;下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源于       。【解析】(1)微生物培养时,为了防止培养物被微生物污染及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应采用无菌技术,对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2)培养基配制时,应先调节pH,然后灭菌处理。(3)从热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应以

3、淀粉作为碳源。若涂布平板时培养基中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或稀释不够)。(4)嗜热菌的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则表明该菌能更高效利用淀粉。Ⅱ号培养基上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是为了纯化目的菌,下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源于上次划线末端。答案:(1)操作者自身 消毒(2)先调节pH,后灭菌(3)淀粉 菌液浓度过高(或稀释不够)(4)大 纯化 上次划线末端【加固训练】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

4、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1)完成步骤④中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次。该步骤的目的是对菌株Q进行       ,为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     。(2)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在生态学上可以称为一个      。(3)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株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      的培养液。③向

5、A加入无菌水,B、C两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2)知识储备:①多环芳烃菲是含碳化合物,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②平板划线接种时每次划线前后均要灼烧接种环。【解析】(1)图中步骤④为平板划线操作,共在5个区域内划线,由于每次划线前后均要灼烧接种环,因此该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为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2)在培养基上形成

6、的菌落是同种微生物的子细胞群体,因此在生态学上可以称为一个种群。(3)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因此所用培养基应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对照实验分别用无菌水、等量的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进行对照。答案:(1)6 纯化 倒置 (2)种群(3)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 等量的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2.(12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表中所示是该同学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成 分

7、含 量成 分含 量KH2PO41.4gNa2HPO42.1gMgSO4·7H2O0.2g葡萄糖10.0g(NH4)2SO41.0g琼脂15.0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1)该培养基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          。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2)在微生物的培养中,一般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3)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目的菌,该培养基成分如何调整?              ,依据是                     。【

8、解析】(1)从培养基的成分看,该培养基中包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源[(NH4)2SO4]、碳源(葡萄糖)、水和多种无机盐,并且培养基中还有琼脂作为凝固剂,因此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2)微生物的芽孢耐受性强,高压可以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3)从土壤中分离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