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近代化的艰难起步.doc

第二讲近代化的艰难起步.doc

ID:28837920

大小:1.4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4

第二讲近代化的艰难起步.doc_第1页
第二讲近代化的艰难起步.doc_第2页
第二讲近代化的艰难起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近代化的艰难起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讲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选择题1.(2016云南中考)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B )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2.(2016青岛中考)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C )A.汉阳铁厂B.开平矿务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3.(2016孝感中考)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

2、……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 )A.兴办实业B.创办学堂C.筹划海防D.编练新军4.(2016自贡中考)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C )A.1894年(农历甲午年)B.1901年(农历辛丑年)C.1898年(农历戊戌年)D.1911年(农历辛亥年)5.(2016张家界中考)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

3、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C )A.宋教仁B.黄兴C.谭嗣同D.蔡锷6.(2016呼和浩特中考)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A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来源:学#科#网]7.(2016黔南中考)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B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

4、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8.(2016襄阳中考)以下能达到如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C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9.(2016遵义县五中模拟)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C )A.维新法令的颁布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中华民国的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0.(2016遵义县六中模拟)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

5、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B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11.(2016烟台中考)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C )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救亡图存12.(2016荆州中考)“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B )A.注重

6、时事新闻报道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13.(2014泰安中考)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B )A.《民报》B.《申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14.(2016贵阳中考)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B )A.听京剧B.看电影C.赏花灯D.看皮影戏15.

7、(2016北海中考)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不属于传入中国的近代文明是( D )A.轮船、火车B.电报、电话[来源:学科网ZXXK]C.照相机、电影D.缠足、跪拜礼16.(2016乌鲁木齐中考)在某校八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D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7.(

8、2016原创)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9、    

10、     

11、      

12、“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A.侵略与抗争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近代化探索[来源:Z_xx_k.Com]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来源:学

13、科

14、网]二、非选择题18.(2016黔西南中考)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李鸿章 图二   图三   图四(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