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

ID:28944286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5

文成公主进藏_第1页
文成公主进藏_第2页
文成公主进藏_第3页
文成公主进藏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成公主进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成公主进藏》(开发型)教师陈建素学科语文执教班级四(5)教学时间2011年5月17日(第16周星期一)教学地点四(5)班教学内容全文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型精读课文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关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民间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又与历史有所出入(文成公主入藏发生于盛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当时,大唐周边许多小国甘愿俯首称臣。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非常愿意与唐朝交往,以求婚方式以求永好。这次联姻与历史上汉宣帝时昭君出塞一样,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同是两桩比较美满的婚姻,不

2、含有屈辱的和亲关系,因而也就越发体现事情的美好),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教学重点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

3、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自制课件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

4、、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引入:(出示文成公主像和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你对文成公主了解多少?学生根据课前搜集资料来谈。  2、 同学们对文成公主有了一定的了解,是的,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阅读提示要求,自由

5、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故事的经过。  2、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汇报,交流讨论  1、检查朗读,认读字词  2、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文中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5到13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阅读5到13自然段,并讨论交流文成公主进藏时发生了几件事?  4、交流汇报,感受到故事的神奇与美妙,并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四件事并板书  (搭桥、撒羊毛、遇恶乌鸦和神鸟天鹅、背山)  5、把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讲述,先自由准备再指名讲述,重点训练用简洁而又准确的语言讲述进藏经过。  6、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

6、要写什么?快速浏览后讨论交流。  7、汇报交流,要求概括地讲。(板书:考验智慧)  8、课文最后部分讲什么?(板书:贡献)  四

7、、理清思路,简要复述  1、 提出要求: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可分为三部分,让我们试着简要地来复述故事的经过,有困难的同学可借助板书来复述。  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读为根本,以“动人”为研读专题,开展研究性阅读,采用板块式设计,从整体感知形成专题、深入研读、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规

8、律、基本程序。2、 自由准备,指名复述。  五、关注课外,拓展延伸  新课标第一网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说吗?(可两方面讲:对文成公主的崇敬,这个民间故事本身的语言魅力等)  2、推荐阅读另外的写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  3、我国还有很多的民间故事,如《猎人海力布》、《一幅壮锦》等,请同学们可以去阅读,过段时间我们再来开个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文成公主进藏  www.xkb1.com   进藏前           考验智慧      进藏时           搭桥、撒羊毛、遇恶乌鸦和神鸟天鹅、背山  进藏后       

9、    贡献  作业设计小练笔:续写《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得出几点体会:一、让学生复述故事并不难,可以分几个部分来复述,先指导复述复杂的,再自己复述简单的,最后整篇一起复述。二、分部分复述时要掌握好时间,我这节课第一部分用时稍长。三、板书要利于学生复述,把整个课文的框架列出来。当然,课堂是生成的,预设得再好,也难免会有缺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我,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1、 学生和我都刚接触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我还是有点担心他们“研读”不到“重点”,不大敢放手,唯恐学生理解不到位,扶得太多,

10、导得太多。使学生的个性阅读未能充分展开。  2、 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因为个性阅读未能充分展开,使部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深度不够,感情没有达到共鸣。3、 时间的安排上,研读文本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复述故事时间不够。“自读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