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

ID:29111290

大小:46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_第1页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_第2页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_第3页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_第4页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一本书,行万里路

2、[<<][>>]+ 读一本书,行万里路+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谁都明白:要读很多书,要旅行很多地方。然而,我在十多年前却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别一种感受:读一本书,行万里路。要读明白一本书,居然需要行万里路?我说的这一本书,就是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杰姆逊(FredricJameson,1941――)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滨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杰姆逊的唯一没有英文原本的中文著作、他于1985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录。书刚出来,我就买到了,但当时真的没有看“懂”。忽而意识形态忽而语言、没有体系而只见零散片段的拼贴,零零碎碎,

3、云里雾里。怎么回事?当时对“体系”情有独钟的我辈,不能理解这匹“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怎么就成了这类不知所云的断简残篇?在那时,国内学界兴起一股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热潮,把人的生命、感性生活、深层体验放到审美、艺术和美学的第一重要地位上。其缘由是多重的:第一是由于“文革”年代对个体生命的忽略和压抑而造成巨大反弹;第二是伴随物质生活变化而生成的自主的精神生活需求;第三正是随着西方文化重新开放、从这种开放中获得合法性与合理性支撑的个性自由与自主冲动。那时人们用作有力支撑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当前西方美学正是这样的!”在那时的我和其他不少同辈人的想象中,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

4、弗洛伊德、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人正如日中天,他们的注重个体、生命、感性和体验的美学思潮正是西方美学的主潮。而有这个视野看杰姆逊,确实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像看一个“四不象”怪物。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但我与这本书的缘份没有尽。1988年8月底,当我怀着对未来的激动与不安心境,登上飞往伦敦的飞机、去牛津大学做一年的博士后研究时,碰巧就带上了这本书。因为,我要去的牛津大学正有位与杰姆逊齐名的英国“西马”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博士,他将成为我的指导教师。于是,尽可能熟悉一下“西马”是必要的。我没有料到的是,我会在牛津遭受到一种

5、意料之外的“语言论震惊”,而正是这种“震惊”把横亘在我与杰姆逊的书之间的遥远距离大大缩短了。9月是牛津一年中的黄金季节。太早了乍暖还寒、再晚些又阴冷,加上时常阴雨连绵。而此时,蔚蓝的天空、温暖的气候、纯净的空气、古雅的中世纪建筑、小巧而精致的城市,都让我感到新奇和激动。我落脚在牛津大学的林纳克学院(LinacreCollege),学院负责注册、提供食宿条件,而在专业上我又属于英语系。牛津大学由数十个独立的学院组成,散落在牛津这座著名大学城的各个局部,而“大学”本身不过只是一幢并不太起眼的楼房而已。你到了牛津城,无法找到“大学”,因为你置身在城市本身就置身在大学中;你只能找到一个个

6、学院,它们俨然就是大学本身,就组成了牛津城本身。大多数学院都有自己的教堂。放眼牛津城,一个个教堂的哥特式尖顶清晰可见。一座教堂就可以代表一个学院。牛津,俨然完全是个教堂城。只是不巧的是,我所在的林纳克学院年头不长,没有教堂。牛津城为了保护古建筑及其古雅风格,严禁修建高楼。据说,化学系实验室算是全城最高的楼房了,它也只不过大约五层楼高而已。古老的就是好的,这是我到那里后的鲜明印象之一。放眼牛津城,一个个教堂的哥特式尖顶清晰可见我所在的林纳克学院年头不长,没有教堂好奇的我选修了一些文学理论课程,如“当代文学理论”,有时还去旁听哲学系、政治系等的课程。让我吃惊的是,这些不同系科的课程都

7、不同程度地涉及“语言”和“语言论转向”等问题。而我在国内时所以为热闹的“体验美学”早已成为明日黄花。最让我奇怪的是,我的指导教师、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博士自己开设的课程,竟大谈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诸如话语、文本、修辞、话语实践、权力关系等屡屡脱口而出。他的课每次都在大型阶梯教室开,而且总是满座。去晚了,常常没有位置。同时,他还在周末主持讨论班“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也引来满堂参与者。听他讲课,似乎已成了那时牛津大学文科学生们的一种学术时尚。他几乎每次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夹克前来教室,上课时脱掉它,只穿薄薄的毛衣,神态潇洒。他总是略带着微笑,风度自然而优雅,语

8、调幽默,不时引发学子们会心的微笑。顺便讲,他的书房的显要位置,摆放着一张他身着中山装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照片,那是1984年国庆节他访问时拍摄的。他很珍视这次经历。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目睹学生们热烈而虔诚的听课神情,我不由得想,原来风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由于“文革”等种种原因的糟蹋,到80年代时已经遭受到空前严峻的“信仰危机”了。不少人(包括中青年和老年)都在怀疑和思考:马克思主义还有魅力吗?它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学说还有存在的理由吗?让我吃惊的是,眼前这位风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