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故事.doc

道德行为故事.doc

ID:29116051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道德行为故事.doc_第1页
道德行为故事.doc_第2页
道德行为故事.doc_第3页
道德行为故事.doc_第4页
道德行为故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行为故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卷中问题的表述形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开放式是指提出的问题,不限定答案,由被试自由回答。例如,“你心目中理想的教师的形象如何?”“你在学校学习中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等。开放式问题的优点是提问简单,对问题的回答比较真实;缺点是对回答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时比较困难,可以进行定性分析,难于进行定量分析。开放式问题适合于回答结果难以确定或资料不足时的预备性研究。封闭式问题是指在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可供选择的答案,要求被调查者从中做出选择。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是易于回答,答案规范,易于数量化的统计和分析;缺点是问题设计起来比较难,需要调查者预先做大

2、量的资料准备工作。封闭式问题在具体设计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肯定否定式:对问题只给出肯定或否定两个答案,被试从中选择一个。比如,“你喜欢学数学吗?(1)是的,(2)不是的。”2.多项选择式:在每个问题后列出多项答案,让被试选择,选择的数量可以限制,也可以不限制。例如,“对你填报高考志愿影响最大的人是:(1)父母;(2)老师;(3)同学;(4)同性朋友;(5)异性朋友;(6)兄弟姐妹;(7)其他人(请具体填写)。”3.排列顺序式:在每个问题后列出多项答案,让被试按某种标准将其排列成顺序。例如,“下列因素可能对你选择未来职业有影响,请你按各项因素的

3、重要性程度排列成顺序,并将排列序号填在各选项前的括号中(具体选项略)。”4.等级评分式:提出问题后,让被试回答其程度,程度用文字、数字、线段单独或终合排列成连续的等级。例如,“你是否喜欢学习?(1)非常不喜欢;(2)比较不喜欢;(3)一般;(4)比较喜欢;(5)非常喜欢。”道德动机与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的案例分析    我们都知道尊老爱幼、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的道理,但当你刚刚坐下,一个老人就上车站在你身边时,你是否能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呢?有人曾分析过在公共汽车上是否向老人让座的现象,结果发现人们有四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人认为“同样花钱买票

4、,凭什么我让你?”因而没让座;第二种的想法是“按说该让,可站到终点也够难受的,别人不让,为什么非得我让呢?”结果也没让;第三种人的想法是“身边站着个老人,觉得坐着怪不好意思的,”但是自己又不想站起来,于是眼望窗外,装作没看见;第四种人想“我怎么早没看见,让他老人家站了这么老半天”,于是很快地让了座。上述情况表明,在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道德动机和道德意志是两种重要的中介心理因素。第一种人是非不分,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第二种人虽然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但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动机;第三种人有了一定的道德动机,但是缺乏付诸行动的意志力;第四种人既具有道

5、德动机,又具有道德意志,因而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行为。   道德动机和道德意志是如何影响道德行为的呢?首先,在道德行为做出之前,个体要经历一番道德动机斗争。我们看到一个年迈体弱的老人站在自己身边,而自己却坐着时,我们会想到自己的道德义务并唤起情感体验,产生对老人的同情,进而激起给老人让座的道德动机和愿望。然而,道德行为通常表现为一种利他行为,做出这种行为就要与利己的动机相矛盾,因此,在把座位让给老人还是自己坐着的问题上个体就产生动机斗争。动机斗争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利己的动机占优势,结果是没让座,另一种是利他的动机占优势,结果是给老人让座。在道德动

6、机斗争和道德行为之间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道德意志。所谓道德意志,可以理解为一个战胜利己的道德动机和坚持排除内外障碍以努力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最终能够表现出道德行为的人,是具有坚强道德意志的人,是能够战胜利己的动机,而表现出利他行为的人,因为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志意行为或意志行动。道德两难故事举例 柯尔伯格将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编制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在欧洲,一名妇女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快要死了。医生说只有一种药或许能挽救她的生命。这种药就是本城药剂师最近刚发现的一种镭。

7、每一剂药的成本是400美元,药剂师要价4000美元。患病妇女的丈夫名叫海因兹,他找到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去借钱并尝试了每一种合法的手段,但他最终也只能筹到总共2000美元,仅够药价的一半。他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死了,求药剂师将药便宜些卖给他或者让他以后再付钱。但是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要用它赚钱。"所以,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海因兹感到绝望并考虑砸开药店为他妻子偷药。(Kohlberg,1984)。   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让他们接着回答与故事有关的下述问题:   1.海因兹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

8、还是错的?为什么?   3.海因兹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