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

ID:29174893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1页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2页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3页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4页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第七单元复习第19~22课(B卷)人教实验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B.外国资本主义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封建势力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务2.关于京张铁路说法不正确的是A.1905年开始修建B.由詹天佑主持修建C.由外国人帮助设计中国人施工的第一

2、条铁路干线D.为减缓坡度,设计了“人”字形路轨3.通过译述《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步理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出现于A.1905年B.1906年C.1908年D.1909年5.下列观点和主张不属魏源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张设立工厂、兴办民用工业C.主张学习西方练兵方法,改革考试制度D.主张变法,要求精练陆军,改习洋操6.“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清朝的统治B.抵制侵略,发展资本主义C.解放人们的思想D.发展中国的经济7.“师夷长技

3、以制夷”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的A.政治制度B.军事技术C.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8.严复最突出的贡献是A.翻译大量国外著作B.介绍西方科技知识C.引进进化论思想D.指明世界发展趋势9.主张借鉴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改良中国画的著名画家是A.齐白石B.张大千C.丰子恺D.徐悲鸿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天津中西学堂二、能力培养(共4分)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1)听力增加一倍(打一近代现代作曲家)   答案:(2)雪压千山尽素装(打一近现代艺术家)   答案:(3)孤雁哀鸣断续声

4、(打一近现代艺术家)   答案:(4)川币(打一近现代作家)         答案:三、牛刀小试(共12分)12.(4分)请你答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13.(4分)列举鲁迅的代表作品。14.(4分)列举40年代初,解放区著名的文艺工作者。四、一试身手(共34分)识图知意:15.请回答:(1)(1分)请指出右面书籍的作者?(2)(2分)他倡导的主要思想或主张是什么?读读想想:16.(2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题联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请回答:

5、(1)(2分)此观点出于何书?何人所译?(2)(2分)他的主张是什么?(3)(1分)如何评价此人?(4)(2分)请写出他的思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18.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上。他曾呼吁说:“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织机150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然而好景不长,……到20年代中期,

6、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请回答:(1)(3分)依据材料归纳张謇发展民族工业的做法。(2)(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的条件?(3)(2分)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为什么走上了下坡路?(4)(2分)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巧对下联:19.(2分)陈毅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写了挽联。从文学和思想两个领域高度评价了鲁迅先生。上联是:“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请你根据上面内容,试补出这副挽联的下联来。情景再现:20.(5分)报纸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请你办一份简报,说明近

7、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思考:21.(5分)近代爱国工程师的楷模——詹天佑我们乘京包线火车,从北京向西北行驶,进入南口,穿过几个山洞,来到青龙桥车站。车站旁耸立着一座庄严的铜像,雕塑出一个身材不高、面容严肃而沉静的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纪念铜像。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后来在大学专修铁路工程,以出色的成绩完成学业。回国后,他参加了由外国工程师主持的一些铁路修筑工程,初步显示了他的才能。京张铁路修建的消息传出,英俄两国争着承包,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得让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经过的地方,包括山高坡陡的八达岭一带

8、,修建起来难度相当大。一些外国报纸得知任命詹天佑主持修建,认为一定修不成,有的甚至挖苦。詹天佑不顾冷嘲热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