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

ID:29216125

大小:1.58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济南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举例说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一系列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的实验。三、教学难点提出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对照实验。四、教具准备1.有关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2.有关探究光合作用实验的课件。3.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

2、淀粉的各种材料用具,课前1-2天组织学生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五、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我们学校位于邹城市区,周边绿化较好,花草树木种类多,市区外各种农作物蔬菜丰富,因此我们的植物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学生对植物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也有较厚的兴趣。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较为抽象,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为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并化解难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充分准备课件,实验材料,通过学生实施实验,感性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并讨论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应用。六、课时安排1.光合作用的

3、发现及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为第一课时。2.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及光合作用的原料,总结光合作用的公式为第二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创设问题情境:动物和人每天需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却没有摄食现象,为什么?教师活动:展示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树的实验示意图,并做适当的讲解。1.海尔蒙特将一棵2.5kg的柳树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的土壤经烘干并称过重量)。2.每天只给柳树浇适量的雨水,并利用桶盖防止灰尘进入桶内。3.五年后取出柳树,并把柳树和土壤分别称重。发现

4、,柳树增长了八十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一百多克。提出问题:经过五年的生长柳树增长了八十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一百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生:讨论后小结:当时海尔蒙特据此提出了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的观点。师:海尔蒙特的这一结论是否精确呢?学生讨论后小结:他忽略了空气对柳树的影响。师:实际上,直到1897年,人们才首次把植物的这种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引入课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哪些物质?师:1.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吗?生:2.作出假设:如果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

5、那么不在光下就不形成淀粉。师:针对假设需要作出对照实验吗?对照的条件是什么?生:3。光是对照的条件,是研究的变量。师:依据光所做的对照实验中,以下哪一种方案更能体现实验的严谨性?让学生讨论后回答。(1)两盆植物上分别选一片叶子进行对照。(2)一盆植物上选两片叶片进行对照。(3)一盆植物上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进行对照。生:讨论后提出:一盆植物上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进行对照。师:怎样验证淀粉生成?指导学生用碘液滴到面包上,观察面包颜色的变化。生:现象描述,淀粉遇碘变蓝,用这个方法验证淀粉的存在。阅读实验过程,提出各自

6、的问题:a.为什么用天竺葵?是否可以用另的植物?b.为什么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c.为什么用黑纸片正反两面都夹紧?d.为什么要遮盖一部分?e.为什么要浸入酒精,并隔水加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共同解答疑惑。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生:得出结论:(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小结: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施步骤:黑暗处理→选叶遮光→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碘酒检验→观察变化。第二课时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证实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除了能产生淀粉外,还能产生什么物质?以

7、下实验将对课本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展示幻灯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出示氧气的特性,氧气难溶于水,能助燃,能使将要熄灭的木条复燃。请同学们讨论: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烧瓶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了,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思维拓展展示课件。师:以上实验同样证实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氧气,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乐淀粉和氧气,需要哪些原料呢?生:分析(1)本试验的变量是什么?(2)对照组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师:讲述氢氧化钠

8、的作用:氢氧化钠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展示课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讨论:A装置与B装置有什么不同?生:A装置不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复燃。B装置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复燃。师:原因是什么?生:A中由于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氧气,不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复燃。B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使快要熄灭的竹签复燃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师:我们已经验证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