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

ID:29388452

大小:3.0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深度波速A波B波C莫霍面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古登堡面地下2900千米处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

2、.大气圈(1)范围: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_000~3_000千米处。(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氧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99%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氮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很少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水汽含量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3)分层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高层大气知识拓展 地球外部大气层的作用(1)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尤其是氧气;(2)吸收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伤害;(3)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4)使地表昼

3、夜温差适中。2.水圈(1)组成:主体是海洋,还包括其他水体形式。(2)作用:参与物质能量转化,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3.生物圈(1)概念: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2)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上层。考点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1.(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答案 D解析 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组成该山体

4、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考向立意】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物质组成。【思维过程】结合题干信息“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要求和图示信息→调运知识并获得结论。【误区警示】 审题不准,不明确设问取向导致答题失误。【预测展望】1.结合矿产资源勘探,考查地震波在研究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意义。2.结合生产实际,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堡面古登堡面平均172900(纵波和横波

5、速度明显加快)(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温度很高,压力、密度很大特别提醒 (1)地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7千米。(2)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3)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地震波测量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

6、甲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如图乙)。读图,完成(1)~(3)题。(1)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A.W1B.W2C.W1和W2皆可D.两者皆无法通过(2)若M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000kmB.3500kmC.4000kmD.4500km(3)依据M、N、Q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①B.②C.③D.④答

7、案 (1)B (2)D (3)B解析 第(1)题,由图看出,W2传播速度较快,应为纵波。地核中的外核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只能是纵波穿过(纵波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第(2)题,时距差为6分钟,对应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中各震中距对应的时距差可知,最接近4500km处。第(3)题,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三圆交会的②处。考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2.(2010·江苏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

8、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 A解析 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考向立意】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及其分布状况。【思维过程】结合题干信息“火山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